中國日報網消息:一種在暗處能發“藍幽幽”光的豬肉攪得湖南長沙等地一些消費者心神不寧。“3.15”前夕,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宣布,經過科學細菌培養分離,專家發現“藍光豬肉”系超市發光細菌二次污染所致。
買來的豬肉發藍光
長沙市等地有消費者“爆料”,從超市買的豬肉在黑暗中發幽幽藍光。
對“藍光豬肉”,各方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豬肉本身存在某種有毒物質,是生豬養殖環節的問題。有人認為是超市銷售或物流過程保管不當,還有的認為可能是消費者購買和存放過程中污染所致。
監管機構調查
長沙市委宣傳部有關人士介紹,長沙“藍光豬肉”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要求,必須本著對老百姓菜籃子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市場上出現的發光肉展開認真調查。
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綜合協調組副組長姚喜琳告訴記者,圍繞“藍光豬肉”,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統一部署,商務、畜牧、工商、衛生等部門組織力量,同時邀請專家教授參加,一是對生豬養殖、屠宰、運輸、存貯、銷售等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和檢驗檢測;二是對城區63家超市、117個農貿市場、4個定點屠宰場、1個外來肉品市場進行檢驗檢測,抽樣245份,其中豬肉樣品155份、環境樣品90份。
牽出“泔水豬”
根據群眾舉報,長沙有媒體在城郊接合部發現了采用飯店泔水養豬的養豬場。這些衛生條件差的養豬場喂豬的泔水中,有含磷餐廚廢棄物及洗滌劑。這種豬場出欄的生豬通過一些地下渠道流入市場。這讓人懷疑,泔水污染導致豬肉中含磷高而發光。
但監管部門發現,出現“藍光豬肉”的超市進貨渠道正規,貨源經過嚴格檢驗檢疫。
發光細菌是元兇
“3.15”前夕,長沙“藍光豬肉”有了來自官方的說法。
姚喜琳介紹,經過為期10天的檢測,專家發現有7份豬肉樣品、1份環境樣品培養分離出發光細菌,均出自家樂福超市芙蓉店。檢測結果表明,家樂福超市芙蓉店豬肉發光是豬肉表面污染發光細菌所致,系進貨后的環境因素造成的二次污染。
根據檢測結果,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組織商務、畜牧、工商等部門責成家樂福超市芙蓉店暫停散包裝豬肉的銷售,對超市內存貯、銷售環境全面清洗消毒,經省、市畜禽檢驗檢測中心檢測合格后,再行恢復銷售。
長沙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通報說,根據湖南省、市檢驗檢測機構以及有關專家研究分析,發光細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屬于低溫菌,發光蛋白本身無毒性,農業部已公布的動物傳染病一、二、三類名錄中均未列入此類發光細菌。目前,國內外尚未發現有關發光細菌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情況。
長沙市有關方面表示,今后將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對全市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定點屠宰企業等肉品經銷場所進行不定期檢查,要求經營單位對環境進行全面凈化消毒,以防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消費者如發現豬肉發光現象,請及時拔打12315進行投訴。
來源:新華網(記者 蘇曉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