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兩會特別節目《做客中央臺》專訪時,表示要充分珍惜長株潭城市群獲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機會,用5至10年的時間,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見3月11日《湖南日報》)。
“交一份‘兩型社會’建設成功經驗的滿意答卷”。其實遠遠不僅僅只是省長的事,更是我們每個公民自己的事,面對省長的號召,我們自己又該怎樣“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呢?
筆者認為,首先是要把“兩型社會”建設與己之行為結合起來。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只要是對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是有宜的,我們就該認認真真地把它做好。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反對浪費,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棵草、一朵花、一片瓦,我們都要倍加珍惜,從己做起,從自己能做好的事做起。以小積多,集腋成裘,在平凡中、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交上一份“兩型社會”建設合格的答卷。
其次是要把“兩型社會”建設與轉方式、調結構結合起來。隨著基礎設施飛速發展,特別是武廣高鐵開通,使湖南奔向了“高鐵時代”,湖南與珠三角、長三角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與世界的連接越來越便利,由原來的內陸省份一下子也轉變成了開放的“前沿”了,真正地成為香港、澳門等地的重要經濟腹地了,成為名副其實的“加工基地”了。面對這種轉變,我們不得不把“兩型社會”建設與轉方式、調結構緊密結合起來,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布局、環境治理等方面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創新經濟增長方式,起低碳發展之路,始終堅守“四條底線”,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抑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打好環境保護戰,保一方青山綠水,使三湘四水綻放出更加美麗迷人的光彩。
再次是要把“兩型社會”建設與文化強省、宜居城市結合起來。湖南是一個有著濃厚湖湘文化底蘊的省份,近些年,湖南“文化強省”取得了輝煌的成果,湖南衛視、出版湘軍、動漫湘軍、紅色旅游等一批文化品牌異軍突起,特別是長沙的歌廳文化更是魅力四射,大批外來客人慕名而來,樂不思蜀;隨著《恰同學少年》的走紅,使第一師范、橘子洲頭、岳麓山等日益成為游人須夷不肯放過的景點。爾今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導下,隨著“文化強省”的進一步實施,精神文明的進一步拓展,宜居城市的進一步美化,湖南必將交上一份“兩型社會”建設的滿意答卷。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