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剛畢業,當時還只有16歲的毛伯蘭選擇了油漆這個手藝,“沒有想過很多,因為我們那里很多人都干這個,我就學了。”
當初還是一個小小學徒的他,一開始就對稀釋水、松香水過敏,但為了能出師賺錢,毛伯蘭還是堅持了下來,出師之后他整整做了7年的油漆工。
“用砂皮打磨的時候灰塵很大,調油漆用的稀釋水、松香水味道很刺鼻,都是有毒的……”毛伯蘭說,為了干活方便,他們一般都不戴口罩。時間一長,灰塵和油漆的化學味道,讓他經常感覺身體不舒服,不但吃不下飯,連香煙也抽不進,香煙和油漆兩種味道混合在一起更惡心。
毛伯蘭說,油漆工是吃年輕飯,自己32歲了,不想再干了:“每天都干得灰頭土臉的,找老婆,人家也看不上我。現在的人都講究,一聽做油漆的,就有點‘嫌棄’。”
而讓毛伯蘭心一橫最終不做油漆工是因為親戚侄子小管。原本腦袋機靈聰明的小管,在一次給地板做油漆的時候發生了意外,雖然經過緊急搶救,命是救回來了,但是后來家人發現,小管的腦子似乎有些不太正常了。
“小管當時給一戶人家做地板油漆,為了保證地板表面光滑,刷油漆時,地板上不能有灰塵,一般門窗都要關牢的……”毛伯蘭說,做油漆大家最怕的就是刷地板漆,以前的地板不像現在的地板已經上了漆,需要鋪好之后再上漆的,而且必須在不通風的封閉環境里做地板油漆,油漆的化學氣味直撲口鼻,很容易中毒。小管就是在給地板刷油漆的時候中毒暈倒出事的。
毛伯蘭說,他的很多油漆同行和他一樣都不干了,“我身邊就有百來個人不做油漆了,真的對身體不好啊。再怎么環保的漆也是化學產品,總是有毒的。”
后來,他在另一個老鄉柴師傅的幫助下,學起了貼墻紙,老柴也是個“退役”的老油漆工。老柴說,之前干油漆的時候,就連吐的痰、呼出來的氣都帶油漆味。
32歲、徹底告別油漆的毛伯蘭想開始新生活了,他說年紀差不多了,該娶個老婆了。
油漆工現狀憂心:10萬油漆工魚龍混雜
沒有勞動合同很難保障權益
在杭州的家裝行業中,從事油漆粉刷工種的有多少人?浙江省裝修協會會長徐先照告訴記者,杭州流動的油漆工數量不太好統計,但是根據杭州整個家裝市場來看,毛估估總有個幾萬人,加上正規裝修公司的油漆工,一共有10萬人不到的樣子。
“正規裝修公司的油漆工,基本上會按照行業規范的標準流程來操作,問題不會很大。但是馬路邊的游擊隊,基本上是老鄉帶老鄉,沒有什么正規的培訓,對一些防護知識也不是太懂。”徐先照說。
家裝業油漆工流動性大,工作條件簡陋,對他們的工作防護有沒有硬性規定?一旦出現急性中毒,或者長期接觸有毒物質導致的職業病,能否獲得相應保障?是否有人來為他們的健康買單?
“很多行業都有油漆這個工種,不僅僅是家裝企業,一些機械廠、家具廠、造船廠等,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對油漆工的職業防護是有規定的。”杭州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職業衛生科科長謝錫治給了記者肯定的答復。“比如《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要給油漆工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具,比如防毒口罩、手套等,還要定期為油漆工開展職業健康體檢,如果所在企業或者單位不依照法律規定提供這些職業防護,衛生行政部門則可以對該企業實施警告、要求整改,甚至處以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但是,要想獲得這些法律法規的保護,首要的一條是必須要有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謝錫治說,“而那種馬路邊的‘游擊隊’流動性非常大,人數也很難統計,他們沒有合同,就無法獲得《職業病防治法》的保護。對于他們的職業病防護,確實只能靠他們自己注意了。”
民間食譜不妨一試
我們接觸的10多個油漆工,給我們講了他們的防護辦法。除了必須的戴口罩、常通風之外,他們也給還奮斗在油漆一線的同行們開出了一張民間“食譜”:“這些東西經常吃吃,有點好處的。”
豬血:能幫助排出吸到體內的灰。
肥肉:可以吸收殘留下來的化學毒素。
鹽水:每天回家就喝碗鹽水,據說也能解毒。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