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五六個業務員老板很少露面
張海兵等3人無論如何也難倒賣完3大卡車過期奶糖。指導辦案的忠縣工商局經檢執法大隊介紹,迄今查明,在白石鎮、拔山鎮,甚至縣城等近10個地區,都出現這批過期奶糖銷售的事。
春節前,忠縣拔山鎮街邊一副食店銷售過期奶糖,老板被詢問時以上廁所為由跳樓逃竄;春節期間,忠縣城內的年貨展銷會上,這批奶糖同樣出現,工商執法隊員聞訊趕到,經營者趁亂溜走……
“他們雇業務員,自己很少露面。”執法隊員介紹,這批糖主要流向縣城周邊鄉鎮。經營這種糖的副食店或游攤講,他們是從自稱業務員的人手里購進,從未見過真正的老板。
最新調查表明,張海兵等人雇的業務員有五六個,其任務是到鄉鎮尋找下家“拓展業務”。
“糖是散裝,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識別……他們為盡快把這些糖脫手,還搞‘買一送一’促銷。”執法隊員說,為倒賣掉那些嚴重過期、糖體變軟的奶糖,業務員通常對下家采取買一斤相對過期時間短的糖,送一斤嚴重過期糖進行引誘,下家便大量進貨牟取更多暴利。
至案發時,張海兵等人購進的3卡車共三四十噸過期奶糖,已經被他們賣掉兩卡車,目前只剩查獲的11噸。
其實,本月15日前,這批過期奶糖便被忠縣工商執法人員重點監控,至有人實名舉報那天,各路摸排暗訪的信息均指向縣文工團。
截至目前,張海兵等人除承認倒賣過期奶糖外,還透露,購買3大卡車過期奶糖的8萬元“沒給現錢”,只是在上家那里”留了身份證復印件”,商定“今年3月賣完后給錢”。
僅憑這樣的“君子協議”就能從素不相識的上家那里運走三四十噸奶糖?執法隊員覺得這種說法不合常理,表示會赴四川調查真相。
目前,執法隊員雖暫未赴川,但憑多年辦案的經驗推斷,由于張海兵等人被控制的時間不一,他們很可能以暫不為人知的手段互通了信息,達到統一口徑目的。
這是我市迄今最大過期食品案
昨日,記者來到藏匿大量過期奶糖的縣城濱江路邊那間廢棄房子。
這里人跡罕至,臨近房門入口有一間破爛廁所。附近居民講,平常,即使偶爾有人上廁所,也不會想到身后屋里藏著大量過期奶糖——廢棄房位于廁所附近長滿荒草的地方,房門破爛不堪,但被修補后釘得密不透風。
忠縣工商局經檢執法大隊介紹,去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實施。這樁被查獲的過期奶糖案,不論從數量還是倒賣規模等來看,都屬我市迄今查獲的最大一樁過期食品案。
前天,由忠縣政府牽頭,召集工商、公安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緊急召開。會上,參會單位被要求對全縣所有鄉鎮進行地毯式排查,凡發現過期奶糖銷售,不遺余力追查并嚴處相關責任人。
目前,忠縣工商局13家工商所管轄的28個鎮和76個鄉場,正開始拉網排查,以收集更多關于張海兵等人倒賣過期奶糖的相關證據。
據了解,此前,執法隊員在拔山鎮擋獲的40公斤過期奶糖屬張海兵等人倒賣。經化驗,那批過期奶糖不含三聚氰胺。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