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發展低碳經濟,吉林市一些官員認為,轉變成本會很大,專家表示,政策和錢缺一不可
3月19日,中國社科院公布評估低碳城市的新標準體系,吉林市成為適用此標準的東北首個案例。
低碳城市樣本為何選擇吉林市?吉林市離低碳城市有多遠?昨天,記者進行多方采訪發現,相對于中國社科院的“高調”選擇,吉林市卻顯得有些“低調”。
“低碳”青睞吉林市
基礎好 轉型相對容易
吉林市頗受“低碳”的青睞。
2009年8月份,國家發改委批準吉林市為第一個低碳經濟示范區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研究項目旨在通過吉林市案例研究,為國家政策制定積累經驗和提供實踐支持。此外,許多措施將寫入吉林市的“十二五規劃”當中。
今年1月21日至22日舉行的“低碳中國論壇”首屆年會上,吉林市成為首批10個獲得“最具競爭力的低碳產業基地城市”稱號之一。獲得該稱號的理由是:重視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大力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發展低碳經濟,為創建低碳生態城市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吉林市為何如此受青睞?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退休教授、自然氣候專家楊學祥給予分析。
他認為,選擇吉林市在于它是一座特大型城市,而在城市發展中有關“碳排放”的工業比較少,“轉型起來比較容易些。”
為此,他進行了詳細的列舉:吉林市森林覆蓋率高達55%,這使得吉林市具有非常大的森林碳封存潛力;吉林市水資源擁有量豐富,松花江穿市而過,還有著豐滿水電站,基本屬于碳零排放……
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在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方面,吉林市有個好的起點。從2008年初開始,吉林市就在市區新建筑上推廣節能建筑目標,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也達到了100%。
“這些都為吉林市發展低碳經濟打好了基礎。”此外,楊學祥表示,作為老工業基地,吉林市偏重“石化”的發展模式長期存在,單純依靠傳統的現行經濟增長模式已不可持續,只有調整發展戰略,發展低碳經濟,才是實現吉林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楊學祥也提到,就吉林省而言,松原市也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
吉林市官員很“低調”
轉變成本會很大
面對“低碳”的青睞,記者昨天在對吉林市的采訪中,感受最多的卻是“低調”。
“目前,我們還在統一思想。”采訪中,吉林市相關部門一負責人坦言,發展“低碳經濟”,不是拍腦門子,尤其吉林市還是座工業城市,轉變的成本會很大,“還是向前推推,等有了效果,再談。”
政府工作報告很明確
抓住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
與此相對應的卻是,今年1月,吉林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鮮明地提出“低碳經濟”,并有著如此表述:
牢牢抓住……大力倡導發展低碳經濟的重大機遇,突出具有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循環特征的產業項目……能源產業,重點推進江南熱電廠新建、松花江熱電廠擴建、吉林熱電廠擴建、豐滿大壩重建、油頁巖綜合開發、核電、中廣核及龍源風電等項目開發和建設,達到年銷售收入410億元的產業規模。
高調與低調的矛盾根源
政策和錢 缺一不可
一“高”一“低”的兩種調子之間,思想不統一的矛盾浮出水面。到底差哪?
“政策和錢!”楊學祥指出,這是吉林市發展“低碳經濟”最急需解決的,缺一不可。他說,要想“低碳”,就得淘汰產能,就得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引進環保設備,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相關的優惠政策,僅靠吉林市完成不了。
《吉林市低碳發展計劃》也提到,吉林市的石化行業是最大的用能行業,擁有吉林石化、吉林化纖等200多家石化企業,生產1000多種化工產品,其能源需求占能源總需求的一半以上。
一個明顯問題是,吉林市使用的生產設備中,僅有不到10%可稱得上“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
同樣,在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為吉林市所作的低碳經濟路線圖課題中,內容涉及電力、化工、鋼鐵、造紙、汽車、交通等,幾乎囊括吉林市所有支柱產業。這些領域無一例外,均需先淘汰產能,其次需大規模的改造現有設備,引進環保裝置。
此后,吉林市政府對這一規劃進行了補充修正,提出的低碳經濟規劃稱,2010年~2030年期間,吉林市新增千萬千瓦級清潔電力的總投資需求約1100億元;新增乙烯生產能力的總投資需求約550億元左右;新增鋼鐵生產能力的總投資需求約90億元。
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吉林市而言,這無疑是個天文數字的投資計劃。
■提示
低碳不等于上新能源項目
“有一點,我需要提醒的,就是‘低碳不等于上新能源項目’”。楊學祥說,這不僅對吉林市,其他想發展低碳經濟的城市,都需注意。目前,很多地方認為發展新能源項目,就是發展低碳經濟,這是片面的,有些項目也是“高碳”的。此外,應注重挑選適用于本地的節能減排項目和技術,逐步加以推廣運用。
此外,他也提到一些城市發展中出現的細節,與“低碳”發展的理念格格不入,諸如私家車無節制增長,住房面積追求越大越好,沒有自行車道,不惜代價大規模拆舊翻新建高樓,建超高層建筑和標志性建筑等等……
■延伸
我省應爭取低碳經濟試點
“應將吉林省列為國家低碳經濟試點省,并給予相應政策支持。”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吉林監管局局長江連海提出建議。
江連海認為,從傳統能源角度看,吉林省煤炭等一次能源短缺,且火電比例占65%,電力耗煤占48%,減排壓力大,必須加強傳統能源升級改造。而吉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呈現很好的發展前景,加上吉林又是國家生態省,具備搞低碳經濟試點省的條件。本報記者 王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