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金座經政府投資改建后竣工。記者 蒲東峰 攝
中國日報網消息:日前,因騙貸6億多元用于個人消費,“京城第一爛尾樓”——東華金座的開發商華爾森實業集團法定代表人謝根榮被市一中院判處無期徒刑。同時,為了保住烏紗企圖隱瞞騙貸行為的建設銀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原行長顏林壯、原副行長趙峰,被法院以違法發放貸款罪及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0年和19年。
發動員工為公司騙貸
東華金座,位于宣武區兩廣路的南側,1998年批準立項。最初由北京房開置業有限公司(原北京市宣武區房地產經營開發公司)開發。由于缺少項目啟動資金,取得開發權后,該公司于2000年以3.2億元的價格,拉來北京市中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建房。
北京市中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隸屬于北京燕山華爾森實業集團,集團的法定代表人是謝根榮。2000年9月,在拿到項目不久,謝根榮便以“東華金座”項目沒有啟動資金為由,要求員工發動親朋同公司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以這些人的名義在銀行辦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貸款歸公司使用,并由公司統一歸還。副總裁吳某解釋說:“購房人不是真正買房,就是出一下個人手續,從中得些好處,說白了就是假按揭。”起初辦的幾十筆按揭貸款是真的,后來的500多筆就都是假的了。
大部分貸款個人獨吞
法院審理后認定,謝根榮利用“東華金座”項目,從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所屬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等5家支行簽訂虛假《個人住房貸款借款合同》555份,騙取貸款總額人民幣6.63億元,至今尚有貸款人民幣5.48億沒有歸還。
這6個多億的貸款,大多沒有用于建設“東華金座”,基本都讓謝根榮揮霍了。“要是謝根榮把貸款都用在工程上,項目早就完工了,銀行的貸款也都能還上了。”副總裁吳某向法院證實稱,只有在工程急著用錢的時候,謝根榮才勉強給一點錢。
據公司副總裁侯某介紹,貸款到公司賬上以后,除了一小部分用于工程和支付融資的費用外,其余的大部分,被謝根榮用于償還他個人以前的債務、亂投資、購買房產及名車。
侯某說,謝根榮為顯身價,以每年數百萬元的價格在釣魚臺國賓館租了一套辦公用房,用于其個人辦公;在西城區官園地區購買兩套房產,時價300多萬元;在位于長安街建國門內路段的“貢院六號”購買了一套1000萬元的房;花費大量資金購買了賓利、勞斯萊斯、奔馳、寶馬等多部高檔轎車,其中光奔馳就買了三輛,并將車登記在他和兒子名下;多次到澳門賭博,一共輸了1200余萬元。
行長違規操作保烏紗
2003年初,項目土建部分將近竣工時,由于拖欠施工費等多種原因,項目被迫停工。
建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發現多筆“東華金座”個人住房貸款,都是通過中鼎房地產公司在開發區支行的保證金賬戶自動扣款、集體還款的。因而建設銀行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原行長顏林壯和原副行長趙峰,判斷出中鼎房地產公司很可能是在騙貸。
面對假按揭,顏林壯和趙峰選擇了隱瞞。顏林壯說,之所以決定幫謝根榮,主要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因為“東華金座”虛假貸款的事一旦暴露,他行長位置就保不住了。
顏林壯和趙峰商量,先給華爾森企業發放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注入資金來盤活“東華金座”項目。為此,顏林壯要求支行各部門大力支持華爾森集團,通過違規申報等方式幫助華爾森集團名下多家公司獲得貸款或資金。
為了幫助謝根榮做好假賬,顏林壯還派工作人員前往華爾森集團指導工作,幫忙做假報表。支行一名業務經理稱“華爾森集團,是把支行徹底套死了”。華爾森集團為騙銀行貸款專門成立了財務二部,專職制作假財務報表。
法院查明,顏林壯及趙峰,先后46次為華爾森集團名下多家公司滾動出具票面價值共計4.56億元的承兌匯票,被貼現后導致銀行損失1.56億元。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