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快遞行業最近特別熱鬧,不管是海航、復星、阿里巴巴,還是其他專業風投,紛紛跳進快遞的地窖里選蘿卜。現在的市場資本為王,在得到投資方的青睞后,民營快遞企業終于看到了發展壯大的好機會。
快遞業的健康發展無疑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我國快遞業的現狀為: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業務量年增長達20%,市場總額達上千億元,目前沒有哪個行業可比擬;排名靠前的一批快遞企業經過一輪廝殺后,已頗具實力;國家正不斷完善這個行業的法規,使之正規化;追求回報率的風投紛紛擁入這一行業。
這些年來,面對擁有運輸飛機、有著雄厚資金實力的國際四大快遞企業,我國快遞企業有節節敗退跡象,不僅大田等行業先鋒被國際四大吞掉,而且市場份額也被搶掉大半。其中,行業利潤最豐厚的跨境快遞,被國際四大幾乎獨吞;稍有利潤的國內異地快遞也遭國際四大的沖擊,國內千百家快遞企業從事的主要是費力費時不賺錢的同城快遞和價格競爭激烈的國內異地快遞。
我國民營快遞與投資方談戀愛,本來應該是人人都鼓掌叫好的美事,但讓人擔心的是,很是有一批投機客,看上的是這個行業狠賺一筆的機會,他們不是通過規模性和可持續性地投資提升服務能力打造快遞企業品牌,而是給點錢解救正處于價格競爭泥潭的快遞企業,并采取較少的廣告及形象“包裝”投資方式通過上市賺取暴利,然后一走了之。
這樣的投機客,不僅不能扶持民營快遞做大做強,反而是殺雞取卵,把民營快遞們推進倒閉或是垃圾股的風險里。所以,民營快遞們且需睜大眼睛看清楚,不要栽到投機客的陷阱里。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