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淘汰產能越關越大
顯然,防城港市政府的求情文件,讓盛隆公司處變不驚。更令記者詫異的是:該公司在沒有任何審批文件的情況下,從2009年10月起,又頂風違規建設了兩座高爐,一座450立方米高爐正準備點火開爐,另一座450立方米高爐正如火如荼建設。
記者要求查閱上述新建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盛隆公司黃玉鴻表示“不便提供”。在記者再三要求下,黃出示了一份2010年2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信廳致防城港市經委的函,內容是“同意盛隆公司鎳合金技術改造項目開始前期工作”,該函要求盛隆公司在建設之前要“按規定依法辦理環評、土地、項目立項等手續”。
嘗到未批先建“甜頭”的盛隆公司,再次規避了環評、立項等審批,頂風上馬建設兩座高爐。盛隆公司內部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為了增加與關停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抗衡的砝碼,公司不惜鋌而走險,近幾年一直在違規擴建。
而據當地媒體報道,2008年11月26日,防城港市市長莫恭明、副市長陳可猛深入盛隆公司調研,要求該公司抓住當前機遇加快發展,爭取早日掛上廣西強優企業這塊牌。
2010年3月11日,市長莫恭明再度深入盛隆公司調研,要求爭取新項目早日上馬,早出效益,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服務。
根據銀監會的規定,對不符合相關產業政策要求,未按規定程序審批或核準的項目,金融機構一律不得發放貸款。盛隆公司大規模擴建所需資金從何而來?防城港市港口區房管局提供的材料令記者頗為詫異的是:截至2010年3月17日,盛隆公司以13本房屋產權證作抵押,向湛江市商業銀行貸款1.21億元,抵押期限為2008年6月26日至2012年12月31日。
警惕“重錘砸空”延緩“轉方式”進程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有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進展仍不盡如人意。”工信部網站發布的《2009年鋼鐵行業發展回顧及2010年展望》中如是表述。
一邊限制落后產能,一邊新開產能項目,和防城港市一樣,當前一些地方的傳統產業陷入自相矛盾的發展“陷阱”。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對記者表示,地方政府的“趨利”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淘汰落后產能的難度。
劉海民說,作為“既得利益者”,一些地方政府暗中保護落后產能,由當地經貿委、發改委批準或企業自主建設,將屬于淘汰范疇的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改擴建為300立方米以上,將20噸以下轉爐改擴建成20噸以上,但這個標準往往很快也落后了。他指出,目前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石、焦炭、電解鋁在內的不少行業,都出現了邊淘汰落后產能,總體產能日趨增加的問題。
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姜長云也對記者表示,落后產能企業之所以能繼續擴充,關鍵在于地方政府不作為,有的地方甚至認為,誰先淘汰誰吃虧,總是寄望于別人先淘汰,導致淘汰進展緩慢,淘汰任務越來越重,這勢必造成淘汰落后產能“南轅北轍”。
“我國目前要素價格扭曲,市場淘汰落后產能的能力較弱,一味強調市場手段去淘汰落后產能,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慢,勢必延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呂鐵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關停淘汰落后產能,在發揮市場機制的同時,“有形之手”必須“硬起來”。
專家認為,關停淘汰落后產能,亟待建立嚴格的問責制度,促使地方政府職責到位,決不能因所謂的“利益博弈”損害國家利益、全局利益和老百姓利益。
來源:經濟參考報(記者 肖波 王文志)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