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春節后江蘇省不少市縣的粳米收購價和零售價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目前米價已經達到歷史最高位。江蘇省糧食局有關人士昨天說,國家正在采取向主銷區定向銷售臨時儲備粳稻等一系列調控措施,維護全國粳米市場的穩定。
目前,南京下關市場江蘇產特等粳米批發價每公斤3.64元,比春節前上漲0.14元,漲幅4%,比去年同期上漲0.68元,漲幅23%。東北大米批發價每公斤3.86元,比去年同期上漲0.56元,漲幅17%。受大米出廠價格上漲的影響,零售市場大米價格也水漲船高。昨晚記者從南京多家超市了解到,現在散裝大米價格為每公斤4元,一個月漲了10%,一些超市甚至缺貨。南京超市10公斤的袋裝大米則有將近10元的上漲。
西南干旱導致糧食減產是否引發全國糧價上漲的擔心備受關注,那么最近江蘇各地米價上漲是否與之相關呢?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主任馬德兆解釋說,糧價上漲和西南旱災沒有關系。云南等地主要食用秈米,而江蘇主要是粳米產區和消費區。同一品種的消費區域會形成一個市場,不同品種市場之間的影響并不大。此次大旱主要導致秈米減產,對粳米沒有任何影響,并且由于國家的秈米庫存量較大,秈米的價格不會波動太大。
馬德兆認為,蘇皖和東北是全國兩大粳米產區和消費區,此次江蘇米價上漲主要是去年東北秋季稻減產造成的。供給減少,糧價上漲也是自然現象。此外,今年國家糧食收購價提高10%也拉升了糧價預期。
面對糧價高位運行,全省糧食部門正積極采取措施保證粳米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從全省粳稻供需總量看,今年粳米銷區到我省采購粳稻量較多,但我省粳稻供求平衡是有保證的。為確保我省市場供應,糧食部門正積極組織收購農民余糧稻谷,充實本地庫存,保證市場供應。同時,糧食部門加強市場監控,密切關注粳稻、粳米市場價格動態,重點加強大中城市的保供工作,加工充實儲備成品粳米,確保市場供應穩定,不斷檔、不脫銷。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