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取200份市民意見
新增兩類工程
昨日成都市政府目督辦主任孫波就今年的民生工程和市民關心的話題進行了解答。
記者:今年成都的民生工程有什么新特點?
孫波: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以及農村“四大基礎工程”,這兩大取向催生了今年民生工程的新變化。新增的“生態建設”類工程,就是為了讓市民切身感受到“田園城市”。
新增的“文化體育”類工程,則是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經過多年環境治理,往年的“環境治理”項目,改成了“環境提升”。從新增綠地,到屋頂綠化,再到“果樹花香”,成都會更綠更美。
記者:今年的民生工程有沒聽取市民建議?
孫波:我們之前征集了200份市民意見,以及部門的75個意見。舉例子來說,目前中心城區的公交沒有全部實現“一卡通”,還有的公交線路收車早。為此,我們今年專門把“一卡通”列入民生工程,給市民一份答案和保障。還有至少10條公交線路將延長時間,推遲收車時間。具體的公交線路,成都將在適時公布推進情況,請市民放心。
3年內新增2000輛出租車
堵車,是成都延續了很長時間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市民們都感到頭疼的話題。昨日記者從成都市獲悉,繼推行錯時上下班等錯時緩堵之后,今年成都市最新決定再出“18招”緩堵舉措。目前,成都市目督辦和成都市交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下達中心城區交通緩堵保暢工程專項目標的通知》。通知中擬推出的18項目標任務,言簡意賅,分量十足。
緩堵首招:控制機動車總量
中心城區交通緩堵保暢工程的第一個目標任務,就是機動車增長總量控制。
數字顯示,截至今年2月,大成都范圍內的機動車保有量超過了244萬輛,而日均新增機動車數量也超過1000輛,照這樣發展下去,錯時上下班帶來的緩堵效果,有可能在4個月以后就被新增車輛“抵消”。無奈之下,成都將目光轉向控制機動車總量。
依據通知,成都市公安交管局擬定機動車總量控制聽證方案,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建委、市經委、市商務局、市環保局等相關部門配合,市交委組織召開聽證會。4月28日,成都市中心城區機動車增長總量控制政策聽證會將成為一個熱點和焦點。
公交緩堵:共籌備了“6招”
更多的人坐公交,的確是緩解交通壓力的好辦法,而且符合時下環保低碳的理念。成都在公交方面準備了諸多措施,這包括公交場站供地及建設、公交專用道建設、公交站點港灣式改造、公交線網優化、公交市場整合、新增公交車運力等6方面措施。
今年年內,成都將完成動物園、鳳凰山、大面街道、萬家灣、雙流航空港5個公交場站建設。黃忠大道——董家灣南街路口公交地鐵分局及公交場站建設年內建成。確定增設一批永久性專用道,新開辟一批高峰臨時專用道,確保5月底前永久性專用道占規劃總量的50%以上。對“有條件的全部改造”的站點全部改造成港灣式。
在確保社會穩定的前提條件下,加快公交市場整合,10月底前確保實現中心城區“同城同價”和公交車“一卡通行”。按“方便群眾出行、有利交通管理”原則深化公交線網優化。今年年內完成新增1000輛公交車運力投放。
占道停車:推行差別化收費
依據通知,成都打算推進中心城區擴大實施占道停車差別化收費。市交委負責擬定聽證方案,市物價局組織召開聽證會,5月底完成準備工作后有望啟動實施。
同時,成都還將清理整治占道停車。按照年內實現“占道停車總規模減少30%”的目標加大占道停車整治工作力度,進一步規范占道臨時停車審批管理,全部取締未經市公安交管局批準的非法占道停車泊位,年內完成。
地鐵施工:4號線年內動工
成都將加快地鐵施工,在確保10月1日前1號線(一期)通車運營,加快2號線(一期)建設的基礎上,確保實現4號線、2號線西延線及機場地鐵站年內動工。
除此,成都還將加快系列交通設施的施工建設。打通5條斷頭路的建設加快推進,年內完成。市建委負責加快已確定的10個上跨下穿式立交節點改造建設,年內全部建成。市交委負責確保第二繞城高速公路年內開工建設。10月1日前完成新增20座人行天橋建設。
再次聽證:新增出租車投放
據悉,成都還將組織召開“中心城區3年內新增2000輛出租車投放(含民營公交置換方案)聽證會”。在完善出租車利益分配機制的基礎上,新增1000輛出租車運力投放,今年9月底前完成。環保限行,8月底前施行。
另外,今年成都還將完善交通專項規劃,加快完善成都市快速路網及慢行系統規劃,報市規委會審定,6月底前完成。今年還將進行繞城高速公路2個立交節點的報批。
免費自行車:高新區在試點
現在高新區正在開展自行車租賃試點的有關工作。作為中心城區第一個吃螃蟹的試點區域,高新區有望在今年5月份試點免費自行車,其租賃時間有望長達2個小時。不過,試點方案目前尚在調研中。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