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業新岸線樓盤下一店鋪路面下沉(王磊 攝)
中國日報網消息:近日,羊城晚報接到家住深圳市寶安區“深業海岸線”的市民反映:該片區的住宅小區內外周邊的地面上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令人對住房安全備感擔心。記者走訪寶安中心區的部分樓盤后發現,由于該片區填海造地的時間尚短,片區內多個樓盤確實發生沉降現象。據中介說,這邊的房子都算得上是豪宅。
人行道變成波浪式
羊城晚報記者走進“深業海岸線”。沿著小區外圍的商鋪向北行,商鋪前的人行道上一塊塊地磚齊齊裂開。地面上一條條裂縫長長地向外延伸,廣場北側形成了一塊“半盆地”。走進小區內,波浪形地面的情況在幾個入口處均有出現。
在該小區對面的“幸福海岸”樓盤外圍,地面的波浪相對少了許多,但樓外面的柱子與地面間的縫隙很大。
家住“深業海岸線”的范小姐對于小區地面出裂縫分析說:“寶安中心區是填海填出來的,這一帶的地面都是由垃圾填成,填海區形成僅十年左右,如此短時間內就建這么多高樓大廈,肯定會下沉。”對此,業主陳阿姨告訴記者,小區的業主們早在2005年剛入伙時,就要求物管解決這問題,但物管表示填海并非開發商所為,他們也無能為力。據她稱,片區內只要是近四五年新建的樓盤,都有不同程度的沉降。
隨后,記者分別走訪了寶安大道西側的“金泓凱旋城”、“西岸茶城”、“熙龍灣”等幾個樓盤,發現均有不同程度的沉降。最讓人吃驚的是“西岸茶城”的沉降達12厘米之深,臺階與柱子下的石板間可以放下一只手。
已經考慮沉降問題
對于記者反映的上述沉降現象,深圳市寶安區建筑工務局的一位負責人回應說,該局只負責主管政府工程和公共工程的建設。他說,在該填海片區建設的公共建筑和設施,都有進行沉降處理,主體建筑都打了樁基,所以主體建筑并不會像地表一樣發生沉降。而非公共設施和非政府建筑的沉降處理責任完全在開發商,在考慮到成本等綜合因素的基礎上,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開發商會在處理沉降問題撥出相應的費用,這樣才能保證樓盤驗收合格。
而記者觀察發現,在填海區的一些道路上還是出現了局部沉降和裂縫,對此,上述負責人稱,這些問題是不是沉降,如果是沉降會不會影響質量問題,需要專業部門監測才能得出合理結論。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