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砍斷榪槎放水

戰士騎馬通知放水

仿古祭祀儀式

譚維維演唱《好一個都江堰》
人民網四川視窗4月6日訊 “砍榪槎,放水!”隨著傳令官一聲洪亮的號令,眾水工齊齊舞動手中的利斧,朝著榪槎上的繩索砍去;榪槎下方的水工們則合力拉動手中粗粗的纜繩,在水流的沖擊下榪槎紛紛躺倒,清澈的江水頓時澎湃而出,開始了滋潤天府大地的路程。昨天,在都江堰二王廟上游方向的“道解都江堰”實景演出劇場,2010中國·都江堰放水節隆重舉行。這是已經延續千年、被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都江堰清明放水節,在被“5·12”地震中斷一年后第一次舉行。
都江堰清明放水節由成都市政府和四川省旅游局主辦,成都市旅游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和四川都江堰管理局承辦,包括5名亞洲小姐、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導游精英和來自海內外的近2000名嘉賓昨日一道參加了開幕式,見證了災后重建過程中這一重大盛況。此次放水節開幕式分為《序》《公祭》《水頌》《堰功》《感恩》五個部分,在經歷地震后,由500多名演員共同演繹的放水節又增添了“祈福”和“感恩”兩大亮點。
“滾滾江水滔滔古堰,回首凝視了兩千年,李冰不老風采依然……”在歌曲《感恩》中,演員們感謝蒼天孕育了岷江兒女,二謝川主李冰成就天府之國。和往屆儀式不一樣的是,都江堰人們又加進了“第三謝”,感謝全國人民在大災中給予災區群眾的大愛。
清明放水節,如今已經成為都江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其熱鬧程度絲毫不亞于過年。記者昨日在都江堰城區看見,一大早,都江堰周圍鄉鎮的居民,以及汶川、郫縣、彭州、溫江、崇州和成都市區的游客紛紛趕到都江堰,希望一睹震后首次放水節的盛況。
據悉,都江堰放水節節慶活動將持續到4月12日。為助興放水節,國家體操隊昨日也來到都江堰伏龍觀廣場進行了現場表演。此外,都江堰還舉辦了美食購物展、民間工藝展等在內的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吸引了十余萬觀眾的參與。(陳松)
都江堰清明放水節
每年二十四節氣的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盛大的官方與民間同慶的盛典。據考證,放水節最初始于“祀水”,在秦朝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沿江兩岸水患無常,人們為祈求“水神”的保護,經常沿江祭祀。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從此水旱從人,人們逐漸將“祀水”和放水活動融合到一起,形成了慶祝都江堰水利工程歲修竣工、進入春耕生產大忙季節,預祝當年農業豐收,同時也是紀念李冰的清明放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