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一年一度的“臺交會”9日開幕,林先生為此等了好長一段時間。展會的召開意味著來廈游客的增多,對于像他這樣經營小型“經濟賓館”則是滾滾財源。但商務部近日出臺的《關于加快住宿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讓他感到憂心忡忡。
該《意見》指出,大力發展經濟型酒店,創建“綠色飯店”,逐步形成一批年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大型飯店企業集團和超過10億元的特色飯店企業。業內人士分析,該《意見》的出臺,很可能影響住宿業未來的走勢,一些資質不太好的小型旅館或將遭遇洗牌。
民宿旅館恐遭洗牌
“廈門氣候好,來廈游客逐年增多,這讓不少人看到了這一行業的前景。”來自江西的林先生三年前來廈,開了一間小型的“經濟賓館”,約30多個客房。
與林先生一樣想要“淘金”的不在少數。據福建省旅游學會副會長彭一萬介紹,近三年來,廈門的住宿業呈爆發式發展,除一些品牌酒店競相入駐外,不少小旅館、民宿旅店也急劇增多。據不完全統計,當前約有數千家這樣的旅館,散落在廈門街頭。
與林先生同樣反應的,還有蓮花附近一家小旅館的老板全先生。全先生表示,根據《意見》,有特色品牌規模化、集約化的酒店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目前本地許多小型酒店在未來的日子里都將面臨淘汰的危險,新規將加速住宿行業洗牌。”
高鐵引民間資本入市
事實上,令諸多業主感到憂心的并非《意見》本身。他們所擔心的是《意見》背后,或將吸引大批民間資本集體進入,這很有可能左右未來住宿業的發展方向。
流傳在業內的一個例子是,在《意見》出臺的當天,一些來自浙江的精明商人已經開始暗中融資、選址、資本擴張等行動。不少投資合伙人都將目光鎖定在未來的經濟型酒店領域,如果一切發展順利,未來很有可能利用民間資本“搶入”經濟酒店領域。
“在廈門,隨著旅游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尤其是高鐵的開通,將帶來更多沿海甚至內陸的游客,其中的巨大商機不言而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意見》“經濟型酒店”和“綠色飯店”將成為未來住宿業發展規劃的亮點,隨著民間資本的涌入,未來或將呈現井噴式發展。
與此同時,小經營者固有的市場份額必然會遭搶奪。“本來競爭就已經很激烈的住宿業市場,隨著這些民間資本的進入,形勢將變得更加緊張。”廈門一旅館經營者劉女士說。
或促進行業細分
但也有人持樂觀態度。“事實上,《意見》也并非盲目圖大。小型旅館還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同為本地一家小型賓館經營者郭先生認為,中低收入人群是擴大消費的重點,這一部分人群還將長期存在,旅館經營者應當提升服務,加強自身建設,抓牢這批客人。
不過,郭先生也承認,眼下小型旅館在資金、規模以及長期經營方面還較有難度,這在今后發展中將成為難以逾越的鴻溝。
一些上規模的品牌酒店則從中看到了發展的方向。彭一萬認為,一個高星級的酒店可考慮打破行規,進行行業細分,試著推出“分級”標準。例如,五星級的酒店可再進行分級,房間朝向差一點的價格可以低至三星標準等,這一方面滿足了更多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擴大了酒店自身的客戶群。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
廈門商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