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4月12日上午,西安分團舉行第十四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西洽會)成果發布會。據統計,本屆西洽會西安分團簽約成果首次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共簽訂了334個項目,總投資2866.37億元人民幣,比第十三屆西洽會增長了65.63%。
客商云集,活動豐富
本屆西洽會,西安分團邀請了2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國內30多個省區市的重要客商1300余人,客商人數和外商比例均創歷史新高。西洽會期間,西安分團成功組織24場專項活動;組織了40多場投資促進活動,重點對接了1000多個項目。
布展新穎,特色鮮明
西安分團的布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據不完全統計,會議期間來西安分團展位參觀的人流量達到10萬人次。與往屆相比,本屆西洽會總體上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集中展示了西安近年來堅持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西安分團展位首次設立的機器人、3D平面立體成像技術、模擬飛行器等新技術集中展示了西安科技領域的最新成果。二是充分體現了規劃對西安發展的引領作用。在布展中充分體現了五區一港兩基地明顯的特色優勢和齊全的產業配置,顯示了規劃對西安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的引領作用。三是充分體現了西安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最新成果。
成果豐碩,特點突出
據統計,本屆西洽會西安分團簽約成果首次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共簽訂了334個項目,總投資2866.37億元,比第十三屆西洽會增長了65.63%。其中合同項目311個,總投資2224.12億元,客(外)商投資2011.45億元,比上屆西洽會增長了40.93%;協議項目23個,總投資額642.24億元,客(外)商投資583.88億元,比上屆西洽會增長了403.13%。在簽訂的上述合同項目中,外資合同項目62個,投資總額34.47億美元,比上屆西洽會增長了11.52%;國內聯合合同項目249個,投資總額1989.72億元,合同客商投資1841.73億元,比上屆西洽會增長43.96%。
從簽約項目的投資結構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現代產業優勢明顯,投資結構更加合理。簽約項目中五大主導產業達227個、總投資1791.13億元,占投資總額的62.49%;房地產項目由去年的75個減少到35個,總投資由582.12億元降低到327.78億元,占比由37%降低到8.87%。二是產業集群化發展明顯,產業鏈條加長。簽約項目充分體現了西安市在承接國際和東部產業轉移中,引導區縣、開發區產業錯位發展,延長產業鏈,促進集群化的理念和戰略思路。三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速,傳統產業的低碳化改造步伐加快。簽約項目中,新能源、新材料與低碳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比重明顯提升。本次簽約的項目投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的項目達45個,總投資355.49億元。這在歷年的西洽會上是沒有的。四是港澳臺客商仍占半壁,歐美投資緊隨其后。上屆西洽會利用外資項目51個,其中港澳臺項目27個,占52.94%,本屆西洽會利用外資簽約項目62個,其中港澳臺投資項目29個,占46.77%,是西安市利用外資的主要客商。日韓及東南亞在第十三屆西洽會上投資了6個項目,占11.76%,在本屆西洽會上投資了11個項目,占17.74%。歐美在第十三屆西洽會上投資了12個項目,占23.53%,在本屆西洽會投資了22個項目,占35.48%,總投資達14.93億美元。
從項目簽約情況看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簽約企業知名度高,項目投資總額不斷擴大。近年來西安市政府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在項目招商活動中更加注重選擇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500強為合作伙伴。本屆西洽會西安市分別與美、德、韓、英、日等國家的一批國際性大集團簽訂了合作項目,與國內26家大型企業簽訂了合同。從合同項目看,本屆西洽會西安市簽約項目投資量普遍增大,平均單體項目投資額達8.58億元,平均每個項目比上屆高出2.77億元。二是開發新區仍是投資的熱點,引進項目超過半數。在本屆西洽會上,落戶開發區的合同項目有168個,總投資達2085.7億元,分別占到簽約項目總數的54.02%和93.78%。三是行政中心北移,民生工程備受關注。隨著我市行政中心北移,在本屆西洽會簽約的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和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達17個,總投資588億元人民幣。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黃崇成) 編輯: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