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今年五月四日是第十二個世界哮喘日。廣東中醫哮喘聯盟李俊雄主任近日表示:“珠三角地區兒童哮喘發病率的增加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由于工業化帶來的污染。特別是在廣州,污染這個因素尤為特出。”
近年來,廣州兒童哮喘發病率不斷上升。廣州呼研所1994年-2009年間對廣州市13-14歲兒童哮喘發病率作過書面問卷調查的比較,發現發病率已經從4%上升到了8%。
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陳徳暉與李俊雄的觀點一致。她認為,目前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城市工業化程度越高,哮喘發病率也越高。“各種因素如基建等令水土流失增加,綠化植被減少而致空氣質量變差。一些人本無哮喘,但環境質量不佳引發了鼻炎,而鼻炎又逐漸演變成了哮喘。”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又祥更表示,如果環境污染這個過敏源得不到改善,兒童哮喘將會繼續增加。
哮喘病是一種比較頑固的氣道慢性炎癥慢性支氣管疾病,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過敏現象。張又祥認為,哮喘屬于呼吸道過敏,而生活中沒有哪個人是絕對不過敏的。“正因為如此,本來沒有哮喘的人也有可能由于環境等因素逐漸成為哮喘患者。”
“誘發哮喘的原始因素是生物因素,譬如人和動物的毛發中的螨蟲。”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兒科副主任羅愛武說,“但工業化污染是哮喘的觸發因素,會增加患病機率與患兒的發病次數。”
兒童哮喘的治療目的是盡可能減輕哮喘發作癥狀、減少發作次數,預防不可逆性氣道阻塞的發生,維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肺功能,因此,緩解期的治療十分關鍵。治療兒童哮喘的關鍵在緩解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許華表示,治療兒童哮喘是個系統工程,需要醫生和患兒家長密切配合,同時也需要媒體進行相關的科普知識宣傳。“如果得到規范的治療,兒童哮喘的治愈機會比成人大。”針對兒童哮喘的治療,該院多年來有不少研究成果。
“有些患兒家長不配合醫生治療,主要是擔心一些長期控制哮喘的藥物含有激素,副作用大。”羅愛武解釋,其實那都是吸入性激素,可以通過代謝排出,而且劑量非常小,對于整個生長發育沒有太大影響。
“規范治療很重要,堅持用藥,千萬不要等哮喘發作時才緊張去治療,因為發作期治療需要用全身激素,對身體的副作用更大。而規范治療使哮喘達到穩定后,醫師會根據小孩的病情調整用藥的。。”陳徳暉說。
來源: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記者 李文芳 實習記者 梁卓慧)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