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上海高房價的“擠出效應”日趨明顯,不少青年人才因為負擔不起高企的房價而選擇離開上海,本市人才流失現象較嚴重。昨日,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研討進一步完善住房體系,如何才能讓中等收入人群在上海安心創業引起了市政協委員的強烈關注,近期市政協將發布若干建議以期推進中等收入群體安居保障工作。
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建設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受調的2000個中等收入者中,已婚比例達到77%,但獨立居住僅為46%。認為房價特高、太高、偏高的比例達98%;表示只能承受1萬元/平方米以下房價的比例達到80%;購房出資靠上兩代長輩資助的占46%,完全靠自己收入積累置業的僅為3%。對于住房月供還款和租金占收入比重,81%的人按揭還款占到收入的1/3。
高企的房價也使得其對中等收入人群,特別是青年人才的“擠出效應”越發顯現,市政協調研顯示,新上海人中有14%因房價和市場租金過高而打算離開上海。中科院上海分院和市社科院反映,因為住房壓力,這兩年至少有30%的青年科研精英離別上海。
目前針對低收入人群住房難的問題,本市已出臺了“廉租房”及“經適房”等政策來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安居,但由于政策門檻的問題,中等收入人群很難享受政策,而其收入水平又很難承受目前高昂的房價,被稱為“夾心層”的中等收入群體安居問題日益突出。政協委員們認為,造成中等收入群體安居難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是要將住房困難的中等收入群體量化操作上還較難界定,對這一群體的住房難題是推向市場,還是納入保障,政府、社會和輿論界認識并不一致;二是政策未能有效整合,已出臺的政策呈零散權宜之狀,配套性、銜接性不強;三是政策落實不理想,各單項政策文件存在執行瓶頸;四是房源籌措困難,缺乏公共住房供應。據悉,市政協將在近期公布有關推進中等收入群體安居保障工作的若干建議,備受關注的“限價房”政策可能成為建議關注的焦點。
來源:勞動報 編輯: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