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3月下旬,福建省旅游界召開研討會,提出借“世博”、“動車”契機,發展海峽旅游品牌,除推出世博游精品線路及優惠措施外,還計劃整合福建旅游資源,推出福建旅游聯票。此前,福建還提出福建土樓將以統一的整體新貌出現,廈門至武夷山開通“空中快線”,盤活“山海一日”,無不昭示著旅游業正走進“大整合時代”。
同時,與我們相鄰的浙、贛、皖也在緊鑼密鼓地打著“整合牌”。4月8日,浙、贛、皖旅游區域合作大會暨第六屆浙西旅游合作峰會在浙江省淳安縣的千島湖畔舉行。會上,三省旅游主管部門、旅游專家及全國各地旅游企業代表等300余人,共同探討三地區域旅游合作的路徑和措施,在浙贛皖區域旅游合作的機制上達成廣泛共識。
福建旅游資源全面整合將推旅游聯票
今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考察福建作出關于“打造海峽旅游品牌”、“建設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指示。此后福建旅游界動作頻頻,無不與“整合”相關。
3月5日開始,廈門至武夷山間開通“空中快線”,連接福建廈門、武夷山兩大旅游名片,實現游客“山海一日”的愿望。據了解,該快線是目前國內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國家級旅游度假景區構建的旅游空中快線,每3小時1班,每天6班,45分鐘即可抵達目的地,從6月份起,往返周期還將縮短到每2小時一往返航班,2011年實現每小時一往返航班,全面構建旅游空中快線。
3月8日,福建溫泉游總體規劃出爐,這個規劃提出“一帶優先”的總體布局,整合了溫泉資源和當地文化。如體現武夷禪茶之“正、清、和、雅”的中國第一禪茶泉武夷仙沐園溫泉度假城項目已落地邵武,項目總投資2億元。再如打造媽祖朝圣泉,將媽祖文化與溫泉養生相結合,以宗教朝圣為主題,還有定位為世界第一瓷藝溫泉的德化國瓷藝術泉。
3月10日左右,由省旅游局編制的《福建省土樓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終審。該規劃對全省土樓發展進行了為期10年的三階段規劃,旨在深度整合現有的土樓資源,將福建土樓打造成以世界遺產觀光和鄉村休閑度假為主體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屆時,福建土樓將以統一的標志口號、統一的宣傳促銷、統一的線路推介、統一的節慶活動等形式,以整體的嶄新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3月26日左右,福建省旅游業界舉辦研討會,共同商討借“世博”、“動車”契機,發展海峽旅游品牌。福建省除了推出世博游精品線路及優惠措施外,今年還將開通福建―客源地―上海的聯程航線。福建省旅游業還計劃整合福建旅游資源,推出福建旅游聯票,把福建動車沿線景區點聯合起來,做組合產品。福建省旅游局有關領導也表示,接下來福建入境游發展重點是臺港澳、東南亞、日韓等市場,將利用福建交通資源優勢,開通客源地福建上海聯程航線,吸引游客入閩。
同時,福建將以福建高速鐵路開通為契機,推出海峽旅游新干線,即大武夷旅游精品線路、福建土樓旅游精品線路和溫福鐵路旅游精品線路,并策劃動車組專項旅游線路和聯線線路。
浙贛皖建立旅游聯席會議制度
4月8日,浙、贛、皖旅游區域合作大會暨第六屆浙西旅游合作峰會在千島湖喜來登大酒店舉行。這場大會邀請到來自安徽、江西、浙江三省的旅游主管部門,國內旅游專家,黃山、三清山、千島湖等景區及全國各地旅游企業代表,浙西旅游峰會組織等300余人出席,大會圍繞“共享世博、共贏合作、共謀發展”這一主題,為浙贛皖區域旅游合作出謀出力,獻計獻策。
浙贛皖三省各擁有如黃山、西遞宏村、杭州西湖、千島湖、三清山等為數眾多的名山大川、人文遺跡,有著極為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但在旅游市場需求日漸旺盛的今天,走區域合作之路,已經是旅游市場做強做大的一種必然選擇。
據介紹,浙、贛、皖三省交界處,旅游資源差異性和互補性較強,但在旅游市場營銷和開拓上基本是處于分散獨立狀態,共同面臨華東旅游線路產品、國際旅游線路產品競爭的嚴峻挑戰。為進一步推進浙贛皖區域旅游產品與線路的整合,增強市場競爭力,應加強浙贛皖區域旅游合作。
隨著交通條件的不斷完善和區域旅游合作的不斷深化,浙皖贛旅游區域合作前景越來越廣闊。今年5月上海世博會正式開幕,為抓住世博旅游契機,加快實現浙皖贛區域旅游合作聯動,三省旅游業界旨在通過大會,推動這一區域旅游的深層次合作,在政府層面、企業層面達成共識,強強聯手,打造浙贛皖區域旅游金三角。
記者從會議現場了解到,浙江、江西、安徽三省此次達成的“千島湖共識”充分挖掘各自的資源特色,實施產品的優勢互補和錯位發展。在市場營銷上實行線路共同有機組合包裝、產品共同促銷推廣、宣傳共同投入資金等措施,整合三地媒體資源,互相開展免費的旅游宣傳交流與合作,促進三地旅游市場開拓和旅游品牌形象的共同提高。
此外,還要充分加強信息的互動和共享,在三地的旅游咨詢中心、景區及主要賓館飯店等接待窗口,為游客免費提供三方的旅游宣傳資料和信息,逐步實現三地主要旅游網站的信息對接,為對方信息發布提供免費資源。新興的旅游業態和新的消費需求也是關注焦點,共同致力自駕車、會議會展、體育賽事、特色節慶、休閑度假等特色旅游產品及服務的研發,形成規模效應以滿足國內外旅游市場的需求。
尤為重要的是,會議提出要建立常態化的合作交流機制。浙贛皖金三角旅游區要建立旅游聯席會議制度,每1~2年輪流在三地召開,確定每年合作大會的主題;就區域旅游合作交流、區域旅游經濟發展以及市場營銷、行業管理、規劃建設等議題進行交流與探討,通過交流促進合作,通過合作促進發展。
國內旅游業進入“大整合時代”
記者從旅游業內了解到,旅游市場需求日趨旺盛,旅游業作為一種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各地政府部門的重視,很多省市紛紛提出了走旅游強省、市的發展戰略,走區域合作之路,這是旅游市場做強做大的一種必然選擇。
早在去年12月,《海峽西岸旅游區發展總體規劃(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就在北京通過評審,國家旅游局把海西旅游列為全國“十一五”期間優先規劃和發展的12大重點旅游區之首,共同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海峽西岸旅游4省23市,將推行資源共享、市場共享、基礎設施共享、品牌共享等無障礙旅游。
《規劃》提出海西旅游“三軸八區”布局,構建六大親水湖瀑、六大精品海岸、七大韻味古城、八大繽紛海島,重點培育廈門郵輪旅游項目。專家認為,《規劃》除了項目帶動戰略和推動旅游產品從單一的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度假綜合型轉變,還體現了旅游發展的轉型與創新,具有較強的區域統籌性。
而《規劃》提出海西旅游近期、中期以及遠期建設計劃,以及“三軸八區”的海西旅游總體布局,更是福建旅游全面進入“大整合時代”的最好注解。據介紹,近期(2010―2012年)為重點建設階段,優先打造藍色濱海旅游帶,啟動開發休閑度假、郵輪旅游等專項旅游產品;中期(2013―2015年)為系統升級階段,重點打造綠色生態旅游軸,重點打造連接長三角、珠三角,面向臺港澳的區際游線;遠期(2016―2020年)為拓展完善階段,全面形成涵蓋藍色濱海、綠色山林、多彩文化、特色都市旅游四大產品,全面實現區內“三軸八區”的總體空間布局。
旅游專家指出,該《規劃》實施后,海西旅游整體水平將得到提升,將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經福建至海西其他城市旅游;同時,也將吸引海西其他城市游客經福建入臺游,福建旅游集散中心優勢將更加明顯。
來源:新華網 編輯: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