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記者昨天(15日)從昆明市紀委獲悉,在推進“效能昆明”建設中,今年一季度,全市有101名領導干部因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而被問責,并有23人因平庸無為或消極怠工丟掉了烏紗帽。與往年同期相比,昆明軟環境建設的行政問責力度繼續加大。
據了解,效能昆明建設自今年啟動以來,全市集中排查、整改領導干部,領導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工作作風、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質量、運行機制等方面存在的作風效能問題。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當前護林防火、抗旱救災等重大決策,成為推進效能建設的重點之一。去年同期全市被問責的領導干部為92人,今年一季度,因為在工作崗位上平庸無為、消極怠工、推諉扯皮等行為,全市101名領導干部被問責,其中縣處級3人,鄉科級48人,一般干部31人,其他人員19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我市對領導干部的問責方法更加嚴厲。在行政問責中,有12人被免職,2人被責令辭職,9人被停職檢查,調整崗位的8人,誡勉談話的18人,另有52人受到通報批評、書面檢查、取消評優資格等問責處理。
市紀委有關人士介紹說,從被問責的人數看,經開區的問責力度和成效都較為明顯。過去3個月,經開區黨工委對工作不力,對群眾民主評議、考核業績較差的區外貸辦主任、社會事業局副局長、建設局副局長、婦聯主任給予了免職問責,對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給予了責令辭職問責,對區民政局局長、社會事業局副局長給予了誡勉談話問責。
祿勸縣團街鄉黨委和政府在抗旱救災和護林防火工作中,因值班帶班領導離崗,應急分隊無法迅速集結等失職行為,黨委書記、鄉長、副書記、村支書4人全都被問責,成為一季度行政問責中比較典型的案例。
主流聲音
不作為者,下!
懲治“不作為”,對于建設效能政府,在當前有著緊迫的現實意義。
昆明今年第一季度處理101名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領導干部。領導干部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其實質就是官僚主義在我們干部隊伍中的現實表現。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的主要表現是瀆職。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其危害性常常被低估或忽視。目前,政府職能部門及其公務人員不履行法定職責的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現象并不鮮見。101并不是一個小數字。不作為、慢作為現象,是缺乏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對自己的要求也簡單到“只要在位期間不犯錯誤就行”。而亂作為則是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當成行事的標準,把法律賦予的權力當做自己的特權,把黨和人民交給的工作和任務當兒戲。
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從嚴格的意義上講,也是一種腐敗。長此以往,它會渙散斗志,動搖軍心,嚴重腐蝕干部隊伍。不問責,不處理,就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危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對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的官員,必須實行嚴厲問責。23名下臺者,是他們為自己的平庸無為或消極怠工付出的代價。不作為,只有請你下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其教訓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深刻記取。
當前,昆明正在全力建設效能政府,這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政府加強自身建設的需要。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效能政府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其過程中面臨著諸如官員效能意識比較淡薄、政府運行機制不完善、某些公務員素養較低等問題。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建設“效能政府”和建設“效能昆明”相結合,加強對公務員隊伍的管理,改變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建立高效、透明的政府運作體系,提升昆明軟環境。各部門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對工作任務進行細化、量化,把四項制度的內容具體化,確保“效能政府四項制度”順利實施,讓“效能昆明”的成果,真正體現在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得實惠上。
來源:昆明日報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