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柱山自古即為中華歷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號“南岳”。道家將其列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禪宗的發祥地之一,傳說中禪宗三祖僧璨大師曾在此弘揚佛法,寺院有一座覺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經不為游人所開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
天柱山屬花崗巖峰叢地貌,地質遺跡豐富,是全球矚目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地段,還擁有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級旅游區、全國文明森林公園、中華十大名山等稱號。2005年9月,經專家評審,國土資源部批準天柱山為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35.12平方公里。
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其主峰海拔1489.8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一首贊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詩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
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萬歲山稱。據說,稱萬歲山是因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時,親臨皖山設臺祭岳,敕封皖山為“南岳”,被譽為“江南第一山”。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于此,所以又稱為安徽的“源頭山”。在祭岳時,人群高呼萬歲,所以將此山稱為萬歲山。后隋文帝詔廢,隋唐以后,南岳改為衡山,天柱山被列為國內五大鎮山之“中鎮”。其余四鎮是:北鎮醫巫閭山(在遼寧省)、東鎮沂山(在山東省中部)、西鎮吳山(在陜西省隴縣)、南鎮地稽山(在浙江省紹興)。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蒼松、翠竹、怪石、奇洞、飛瀑、深潭。《天柱山志》稱其“峰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吼”。可見其自然景色之奇崛。
谷口前潛水碧波蕩漾,后依天柱群峰。這里林木蔥蘢,環境清幽,李白、蘇東坡、王安石等文人騷客都曾在此題詩。現仍保留有“詩崖”勝跡,王安石所題詩文為人盜取,至今“詩崖”上仍有不少處露出四方型鑿坑,讓人惋惜。
從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級登山,展現在眼前的變幻無窮的瑰麗景色。轉一個彎,天地一新;上一道嶺,風光又異,使人應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偉壯麗,氣勢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鐫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個大字,橫書其上。“頂天立地”四個大字直書其下,氣魄宏偉,令人驚嘆。天柱峰左、右側有飛來、三臺兩峰相峙,更顯得氣勢磅礴。
天柱山飛來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稱為“天柱一絕”。神秘谷長約五、六華里,谷底由54個形態各異的洞穴且成,洞連洞,洞套洞,洞內有牖,有庭,有門,有石梯,有石欄。在暗洞中穿行,難辨東西,不知陰晴,壓抑沉悶;但一出洞口,即見光明,又使人不覺激動欣喜。
天柱山的風景多而奇,難怪明代詩人李庚贊曰:“天下有奇觀,爭似此山好”。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一著贊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天柱山的風景多而奇,難怪明代詩人李庚贊曰:“天下有奇觀,爭似此山好”。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天柱山-基本簡介
天柱山,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又名皖山、皖公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稱。座落于大別山南麓與長江中下游平原交匯處,主要山體距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城西北9公里。風景區總面積333(主景區82.46)平方公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山有45峰、17嶺、18崖、14巖、25洞、86怪石、18瀑、17泉、7關寨、2寺觀、有植物119科、1000種以上。
天柱山為古皖文化薈萃地,人文景觀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禪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來駐錫;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顯赫一時;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歷代文學和書法之精華;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薛家崗古文化遺址,將新石器時期原始風光重現。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絕,自然風光雄奇靈秀,霧潮云海,瑰麗壯觀,兼具黃山之雄奇、廬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飛瀑流泉,又有峽谷、幽洞、險關、古寨。這里植被繁茂、物產豐富,珍貴植物有香果樹天女花、魚鱗木、珍珠黃楊、云錦杜鵑等,珍稀動物有花面貍、琴鳥、娃娃魚等數十種。主峰海拔1485米,奇峭峻拔,直插云天。水資源十分豐富,冠蓋全國名山。天柱山-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488.4米。它凌空聳立,一柱擎天,渾身石骨,嶙峋奇絕,瑰偉秀麗,如柱、如錐、如炬、如劍、如樓臺,又如生花妙筆,幫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天柱歸來不看峰”之贊譽!唐代大詩人李白路過宿松長江江面時,望見天柱峰的雄奇壯麗,放聲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清冥皖公山,巉絕稱人意。……”白居易也曾詠嘆:“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宋朱熹大發感嘆:“屹然天一柱,雄鎮翰維東。只說乾坤大,誰知立極功。”明李庚也贊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躋猶未半,身已在蓬島。憑虛舉鸞鶴,舉步煙云繞。天下有奇山,爭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險絕,很難登攀,據記載,至目前為止,作為游客登上極頂的只有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