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記者昨天獲悉,因涉嫌受賄,國家藥監局正處級調研員衛良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此外,國家藥監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孔繁忠,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病毒二室原副主任祁自柏、血液制品室原副主任白堅石等4人也先后被批準逮捕。據介紹,這宗串案案發緣于醫藥企業的舉報。
案發前,衛良在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司生物制品處任職調研員,級別屬處級,在這個職位之前,衛良曾在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任職,出任助理調研員。去年12月份,衛良被中紀委雙規?!靶l良出事,是因為醫藥企業的舉報?!睋晃恢槿耸拷榻B,衛良的工作大部分接觸的是與疫苗、血液制品有關的企業及事項,而這家舉報他的醫藥企業,則是一家涉及生物制品的問題企業。
“衛良被舉報雙規后,這場調查拉開了帷幕。”知情人士稱,隨后,包括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的祁自柏、白堅石、陳繼廷等4人先后被雙規、批捕。祁自柏系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病毒二室副主任,白堅石為血液制品室副主任,陳繼廷為血液制品室檢驗人員,這5人均涉嫌受賄。
據了解,衛良出事可能與疫苗造假案有關。此前,江蘇延申、河北福爾21.58萬人份問題狂犬疫苗曝光的同時,衛良被捕。記者昨天向檢察機關核實此說法,但未果。
北京晨報:鄭筱萸們前赴后繼的啟示
自原國家藥監局長鄭筱萸落馬之后,國家藥監局這個于公眾是關乎生命健康的關鍵部門、于業內是個最容易掙錢的“肥差”又出了問題,在涉及藥品審批關鍵位置任職的衛良等5人,日前再次因為腐敗而被捕。
報道稱,案件主要嫌疑人衛良被捕前分別在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司生物制品處、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等處任職。藥品注冊司生物制品處主要負責組織擬訂生物制品的國家標準及研究指導原則;承擔生物制品的注冊工作;承擔生物制品批簽發管理的指導和監督,而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血液制劑、診斷用品、培養基在內。國家藥監局藥品安全監管司則擔負著所有藥物使用安全的監管。
很顯然,這是兩個幾乎關乎所有藥品“準生證”和安全性的職位:能幫助公眾抗擊各種傳染病的疫苗,能救危重病人于危難的血液制品,能及時準確發現流行病疫情的診斷試劑……對這些藥品、試劑療效和質量的監督控制,都在這個職位的權力之中,這個位置的瀆職或者腐敗的后果可想而知。
中國是大國,藥品生產也是“大國”,僅2004年,中國國家藥監局就受理了10009種新藥審批,而同年,美國藥監局僅受理了148種新藥申請!但是,在我們使用的新藥中,原研發藥物一直依靠進口,真正屬于中國這個藥品生產大國自己研發的為數甚少,雖然審批的藥物數目眾多,少有真正具備高科技含量者,僅僅把這一現狀歸結為科研投入不足或者研發能力不強顯然是片面的。
繼鄭筱萸后,藥監部門官員的再度落馬再次重申一個事實:制藥企業不論是研發產品還是仿制藥品的生產,必須獲得藥監局的藥品準用批號,通常制藥企業為這個批號付出的各種公開費用是200多萬,周期為兩到三年。為了使批號審批能夠通過,或提早拿到批號,藥品提前上市,肯定還要有更多不公開的費用……而買通一個鄭筱萸或者衛良這樣的藥監官員投入的時間和金錢,肯定比研發一個新藥的成本要低;一個新藥研發者從自己的科研中所受之益,也肯定遠不如一個有路子拿下新藥批號的人……
在這樣無情而令人絕望的現實面前,有多少研究者會苦守寒窗?又有多少藥品生產企業肯為科學的操守放棄商業利益?也就是說,藥監部門不斷曝出的腐敗事實,也不斷地在給中國藥品市場乃至藥品研發一個個清晰而扭曲的暗示!
總是在同一個位置上摔倒的人,肯定要在那個位置上找絆腳石,這是常理。藥監部門的腐敗不斷出現,已經明示著部門的設置和監管存在嚴重問題。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