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河南省內鄉縣日前發現一座有260多年歷史的“原生態”石頭民居村落。專家稱,這個原生態的“石頭村”在中原地區極其罕見,是中國農耕社會的微縮景觀。
這個“石頭村”叫吳埡村,位于河南省南部,始建于公元1743年,已有260多年歷史。全村有50多戶人,現存石頭房子200多間,占地面積56200平方米。
記者走進村子,仿佛進入了一個石頭的世界:古樸的石頭房,貫通全村的石板路,石砌的樓門、石臺階、石院墻以及石廁所,部分居民家中還可以看到大量的家具石器,有石盆、石缸、石槽、石碾等等。石頭房與石頭器具成為石頭村“文化遺產”的載體。
據介紹,石頭村的祖先在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搬到這里,當時,他們依靠刀刻石頭來進行生產和生活。后來經過發展,用石頭建起了房子、石板、石路、石臺階、石豬圈、石牛圈、石雞圈,甚至連生活用具都以石頭為主。
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張楠說,這個村具有單純性,房屋自建自住,體現了一種鄉土文化。另外還具有自然性。建筑學有種說法,好建筑好像從地下長出來的,好建筑好像是大地上的一個褶皺?!笆^村”的建筑就有這樣的特點,而且它又有著自然的農業狀態,這種農業狀態與村落相融,折射出清代先民有趣的生存景圖。
來源:新華網(記者 陸歡 劉金輝)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