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2009年陜西省以知識產權戰略引領企業發展,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全省知識產權事業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和措施,為建設西部強省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知識產權環境,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的健康和有序發展。
專利方面
2009年陜西省專利申請15570件,年增幅連續四年超過30%,其中發明專利申請位居全國第11位、增幅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職務發明申請占到了70%以上。全年企業申請專利7062件,同比增長76.3%,比全國企業平均增速高42.9個百分點,占2009年全省專利申請總量的45.4%。全年申請PCT專利108件,排名全國第八位,列中西部第一。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計專利授權38310件。
一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市(縣)、園區和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在關中地區的布點和建成,為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一高地、四基地”提供了一定的知識產權基礎環境。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的提高,使我省自主創新的整體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提升,許多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化解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促進了全省經濟增長總目標的實現。用專利資金扶持了261個具有自主專利技術和發展前景的項目,組織了274個優秀專利項目參展西洽會和楊凌農高會,創建了“1+5”專利執法工作新模式。根據我省產業發展需求,探索繪制了LED產業專利地圖,提出了我省LED產業發展的建議。新建了核桃產業、醫藥產業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等三個專利專題數據庫,為全省企事業單位和發明人檢索國內外專利提供了便捷的服務。
商標方面
陜西省通過了《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商標戰略實施的意見》,“一所一標”活動推進了商標富農工作。實現了全省商標注冊申請持續和大幅度的增長,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計擁有注冊商標45000余件,擁有了一批馳、著名商標。另一方面,開展了打擊侵犯商標權的專項執法行動,全年全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1500余人次,查辦商標案件993件,收繳侵權商品15400余件,收繳侵權商標標識32800余件(套),罰沒款金額440余萬元,有力地保護了商標注冊人的合法權益。
版權方面
促成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文化教育音像出版物數據庫項目落戶西安高新區,與一些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版權會商工作機制,全省版權項目輸出首次超過引進項目。按照“以大型企業為重點,以國有、外商投資和民營大型企業在先,中小企業在后,依次推進”的原則,逐步推進企業使用正版軟件工作。
文化市場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以“文化市場集中整治行動”為主線,加強對音像、網絡游戲和動漫網絡市場的管理,加強對網絡侵權行為的技術監管,實現對網吧上網內容有效監控、對違法網站及時封堵、對上網信息截屏和對違法內容的處理。
地理標志保護方面
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計共有29個產品受到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總數量居全國第六名、西部第二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提高了受保護產品的生產質量。二是拓展了一些受保護產品的國際市場。三是對優化受保護產品產地的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影響。
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方面,加大了對進出口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通過行郵渠道查處侵權情事13起,收繳案值127.5萬元的侵權商品119723余件,協調上海海關移交回涉案價值39.9萬元的侵權物資24561件。
醫藥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圍繞“加強醫藥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創新,提升我省醫藥產業科技實力”的主題,研究中藥知識產權國內外保護現狀,幫助我省醫藥企業制定中藥知識產權專利保護策略,提升我省醫藥行業競爭力。
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
截至2009年底, 全省累計申請品種權80件,獲得品種授權38件。全年出動執法人員17478人次,檢查持證企業和營業門店9718個,查處案件73起,沒收劣假種子5.7萬公斤,保護了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
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
陜西省公、檢、法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在知識產權民、刑事案件審理和偵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切實維護了知識產權權利人和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
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共立案偵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8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1人,侵權商品涉案價值共計4100萬元。
全省各級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5件26人,提起公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12件19人。
全省各級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糾紛一、二審案件468件,審結543件。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