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采訪獲悉,目前,進駐成都的中外資銀行機構已達45家,本土銀行同樣強勢發展。按照四川省政府正式出臺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規劃(2010-2012年)》,未來,成都將立足西部區域,與北京、上海等全國性金融中心實行錯位發展,三大“主題金融區”也將托起一座金融之城。
成都中外資銀行已達45家
3月18日,中國西部地區首家日資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都分行開業。至此,已經有匯豐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華僑銀行、荷蘭銀行、東亞銀行、南洋商業銀行、大華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日本東京三菱銀行等11家外資銀行機構(含1家代表處)進駐成都,數量穩居西部第一,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居第四。
記者采訪獲悉,近年來,中外資銀行進入成都的步伐已明顯加快。目前成都中外資銀行機構已達45家,其中內資銀行34家,外資銀行11家(含1家代表處)。截至去年12月底,成都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2416億元,貸款余額9869億元。
但這只是成都金融行業發展的冰山一角。記者從四川省政府正式出臺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規劃(2010-2012年)》中獲悉,其對成都打造金融中心有著明確的目標———爭取到2012年在成都設立的各類法人金融機構和省市級金融機構數量達到200家,金融從業人員達到20萬人;全部股份制商業銀行和監管評級排名前5位的城市商業銀行來蓉設立分行;外資銀行達到13家;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整體資產總額超過4.7萬億元,銀行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4.1萬億元以上和2.6萬億元以上。
“我們一直看好成都金融市場的發展,而新出爐的《規劃》對不同的區域功能進行劃分,更讓我們再次看到成都金融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渣打銀行企業傳播處相關人士說。
金融后臺服務區將創全國之最
記者采訪獲悉,《規劃》中不但提出成都要立足西部區域,與北京、上海等全國性金融中心實行錯位發展,同時還明確在成都科學規劃金融總部商務區、金融產業集聚區和金融后臺服務業集聚區。三大金融區的功能劃定分外引人矚目。其中提出,金融后臺服務業集聚區力爭到2012年讓后臺服務中心達到30家,總投資規模超過20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并成為全國金融后臺服務機構最多、配套服務功能最完善的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同時還將促進西部金融服務外包中心的建設。
《規劃》還鼓勵和支持國家試點的金融產品和交易,成都要爭取在全國先行先試。其中提出,到2012年,將成都初步建成西部票據市場中心、西部直接融資中心、西部保險市場中心、西部產權交易市場中心、西部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中心、西部金融創新中心、西部銀團貸款中心。
據悉,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成都在境內外上市公司已有40家。
花卉水果也能開展貸款擔保
作為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在農村金融改革方面同樣業績斐然。
今年1月15日,成都農商銀行正式掛牌開業。“作為成都農村金融市場的主力軍,股份公司的成立,標志著成都在全國農村信用社改革大潮中又領先了一步,再次體現出了成都先行先試的精神。”市金融辦副主任梁其洲還介紹,在成都,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農村新型金融組織近年已紛紛涌現。目前,成都已有12家小額貸款公司籌建申請獲批。成都市政策性擔保公司也一直在積極探索擴大農村的有效擔保物,通過股權質押,以及林權、“四荒”地使用權、農業生產機器設備和生豬、奶牛等農業動產抵押等方式開展農村產權擔保貸款,擔保項目涉及生豬、花卉、水果、農產品加工、農產品物流、休閑觀光等產業。
建金融中心 成都有四大優勢
“建設金融中心,成都擁有四大優勢”,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副司長歐曉理認為,成渝經濟區是西部大開發確定的西部地區三大重點經濟區之一,而成都是成渝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地域優勢。第二是政策效果疊加。尤其是2007年成都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為成都在金融創新方面的探索提供了依據。第三是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第四,成都金融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截至2009年底,成都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均列第4位。成都合計共有銀行、保險、證券和期貨公司141家,分別是重慶、西安和武漢的1.23倍、1.65倍、2.1倍……一座金融之城正在加快崛起。
“完善政策引導機制、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機構和準金融機構、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強金融創新力度。”成都市金融辦透露,2010年,成都將從4方面著手,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記者 韓利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