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鄭州市二七區區委書記朱是西書記致辭 焦宏昌攝 |
 |
中國最具愛心城區啟動儀式現場 焦宏昌攝 |
 |
捐款現場 焦宏昌 攝 |
 |
西盟縣受助災區代表接受采訪 焦宏昌 攝 |
5月7日上午,鄭州市二七區為大力實施“仁愛工程”,繼續完善“四個一”救助體系,積極開展“愛老助老”工程等一系列扶貧救助措施,著力打造“中國最具愛心城區”啟動儀式,當日在鄭州市綠城廣場舉行。
據了解,近年來,二七區著力在關愛城鄉弱勢群體、推進社會救助體系、打造愛心城區上下工夫,創造性地建立了一套便捷高效、傳遞愛心的“四個一”社會救助體系新模式,即:一條“愛心110”熱線、一張全覆蓋的“愛心110”捐贈救助網、一支“愛心110”志愿者救助隊伍、一個“愛心110”捐贈救助“回音壁”。這一救助模式使許多城市低保戶、困難家庭解決了生活困難。
二七區“愛心110”創建以來,也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基于二七區在社會救助工作和公益事業方面取得的成績和極具愛心的良好社會氛圍,進一步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愛心救助,在國家民政部和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特選定二七區作為在全國范圍內率先申報創建“中國最具愛心城區”單位。
據悉,二七區創建“中國最愛心城區”活動,從今年3月份開始,9月份結束,通過開展實施“仁愛工程”,“四個一”工程和“愛老助老”三大工程,不斷提高轄區居民的愛心互助意識和捐贈救助長效機制。二七區決定充分挖掘隴海大院精神以及其他愛心文化資源,在主要出入路口、主要街道、公共游園等顯著位置,設立愛心宣傳牌。開展多種形式的仁愛互助活動,在轄區形成愛心互助的良好氛圍。實施“四個一”工程,完善社會救助體系。122個社區和15個行政村設立愛心捐贈救助互助站,形成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社會救助保障體系。實施“愛老助老”工程,弘揚愛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建立社區臨時托老站,使社區老人享受日托、臨時寄養、全托服務,解決孤寡老人、城市孤寡、孤殘老人、農村空巢老人以及困難群眾一對一結對認助。
在當日啟動儀式現場,二七區直機關、各鄉鎮辦、轄區公共單位等192家單位進行了現場捐助,短短1個小時時間就收到捐款107萬元。
據二七民政局局長蘇連成介紹,下一步二七區還將開展對口認助省外國家級貧困縣云南省香格里拉縣、西盟縣、青海省達日縣的農村五保、城市的孤老等貧困群眾及敬老院,保證每一戶孤寡老人200現金,每一座敬老院1萬元幫扶,使困難地區困難老人得到及時救助。
來自云南省西盟縣委常委、副縣長魏巖齋說,云南西盟縣旱災發生后,鄭州市二七區捐獻25萬元,幫助我們打出10眼“愛心井”,徹底解決了全縣部分人口的吃水問題,鄭州市二七區的人民扶危濟困的高尚風范西盟人民將永遠銘記。
鄭州市二七區區委書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開展“中國最具愛心城區”創建活動,在全區范圍內形成團結友愛、扶貧濟困、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完善二七區社會救助體系新模式,讓困難群眾共賞發展成果,增強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凝聚力。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焦宏昌 通訊員 王天郎 魏薇)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