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11日,哈市召開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動員大會,初步審議通過了《哈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作為年初確定的全國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哈市將從今年起啟動實施城市戰略創新、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能級提升、企業主體培育、對外開放拓展和科技惠民支撐等“六大創新工程”,爭取2015年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打造“兩城”四基地提升城市創新功能
實施方案確定,哈市將構建以松北科技創新城、哈南工業新城以及中心城區為核心的三大創新資源集聚區和知識技術密集區,全面提升城市創新功能。
在松花江北岸興建集科技、生態、人文為一體,科技資源富集、創新成果豐富、高端產業集聚、對全省具有帶動輻射作用的科技創新城。到2015年,科技成果和專利申請數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工業總產值達到830億元,年均增長25%。
在城市南部建設哈南工業新城,形成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基地,使其成為全省新型工業化集聚地、示范區。到201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500億元,年均增長30%。
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以哈飛集團、東安集團等龍頭企業為基礎,打造國家民用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以哈飛汽車集團、東安集團等龍頭企業為基礎,打造國家火炬計劃汽車特色產業基地;以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等龍頭企業為基礎,打造國家鋁鎂合金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以國家4D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外包基地城市核心區、動漫出版及動漫培訓企業為基礎,打造國家火炬計劃新媒體特色產業基地。
把中心城區建設成為知識密集、技術領先、帶動力強的科技創新創業和高端技術輻射基地、服務平臺。鼓勵在校科技人員領辦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加快高新技術轉移。促進產學研結合,打造高新技術密集、科技創新高端站位的企業集群。
干預治療北方常見病克隆抗病種豬新品種
實施方案規定,在農業領域重點培育10個玉米、水稻、蔬菜等作物新品種;通過克隆技術重大攻關,培育抗病種豬新品種;通過畜禽重大疫病防控技術攻關,開發10種獸用疫苗和新技術。建成20個現代農業園區;在市郊建設10個蔬菜標準化生產園,沿哈肇路、哈五路建設2個百里蔬菜產業帶、30個標準化蔬菜基地,確保全市蔬菜質量安全和供應充足;注重發展低碳農業,加強秸稈、糞便等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年處理農村畜禽糞便30萬噸、秸稈40萬噸,可產有機肥20萬噸,替代標煤80萬噸,全市農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農戶達14萬戶,覆蓋率達10%。
實施重大醫療科技攻關,使北方常見多發的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糖尿病、慢阻肺等重大疾病得到早期干預和有效治療;通過對創新藥物關鍵技術的重大攻關,攻克中藥注射劑安全性評價、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口服胰島素蛋白保護及促進吸收等一批重大核心技術。
防控食品源頭污染快速檢測有害物質
實施科技惠民支撐工程,重點組織實施一批百姓直接受惠的科技示范項目,構建面向民生的科技服務體系。科學治理城市環境,開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處理、空氣污染成因防治及預警、汽車尾氣凈化、建筑節能與節能新材料、水資源保護等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加快集中供熱等重點熱源工程改擴建,削減煙塵排放量。推進重點流域區域環境治理及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整治等工作。到2015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5%,實現松花江干流出境水質達到三類標準。
建立公共安全應急技術體系,形成生產安全保障和應急技術平臺。加強對自然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健全災害綜合防御體系。通過實施食品安全生產源頭污染防控技術及流通環節有害物質快速檢測,保障百姓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