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示意圖
北元化工循環經濟綜合效果圖
2007年底,榆林市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市,2008年10月《榆林市循環經濟試點市實施方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評,全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全面啟動。榆林市利用這一有利契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體系日趨完善,效益初步顯現。
全面確立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2009年,榆林市重工業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8.6%,采掘業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0%,一次能源產量占到全部能源產量的92%(按標煤折算)。能源經濟一枝獨秀,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產業發展不足,非能源化工產業進一步邊緣化,產業發展仍未擺脫資源依賴型發展模式。因此,榆林市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確立以資源高效、循環利用,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循環經濟體系日趨完善
榆林市依照廢物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已初步形成原煤——發電——粉煤灰——建材工業、原煤——蘭炭——焦油——化工——煤氣和廢焦粉回收利用、原煤——甲醇——下游產品——建材——食品級二氧化碳、鹽——燒堿——聚氯乙烯等多個循環經濟鏈,正在逐步形成原煤——甲醇——醋酸——醋酸纖維素、原煤——甲醇——二甲醚——聚烯烴、原煤和天然氣——甲醇——甲醛、甲胺、甲酸等循環經濟鏈條,循環經濟體系日趨完善。國華錦界能源在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煤電一體化,達到了地面不見煤、污水零排放。神木化學公司采用先進的NHD脫硫技術脫除煙氣中的硫生產硫磺,煙氣達標排放,污水生物處理后全部回用于生產系統。特別是榆林市內已經推廣使用的侏羅紀煤低溫干餾技術,有效利用了煤焦油、荒煤氣,熱利用率達到74%~76%,是煤發電的1.8倍,煤制油的1.96倍,形成了原煤——蘭煤——煤焦油——清潔燃料、原煤——蘭炭——焦爐煤氣——化工產品等循環鏈條,既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又真正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和廢物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無害化。
循環經濟效益初步顯現
隨著循環經濟的深入推進和能源價格的持續上漲,許多企業已從“要我循環”轉變為“我要循環”,主動加大投入,采用先進技術,實現循環經濟項目,北元化工等6家企業成為全省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榆林煉油廠利用富氣、余熱發電,每小時節電6536度。府谷恒源煤焦電化公司通過循環項目,年處理44萬噸廢水可新增效益200多萬元,廢氣多聯供發電年可節約8萬噸原煤,經過一個完整的循環,每噸180元的原煤可以升值近7倍。通過循環經濟的深入推進,榆林市全市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排放量分別下降了2.2%和4.28%,能耗降至2.058噸標煤/萬元,下降5.6%。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黃崇成)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