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方式
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表面上是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沖擊,實質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沖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中央作出的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為福建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春節期間,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指出:“福建要增創發展優勢,推動科學發展,就必須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總書記的殷切期望,化作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的強大精神動力。
省委書記孫春蘭強調:“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是在新起點上推進福建發展和海西建設的內在要求和根本出路。”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早轉要比晚轉好,快轉要比慢轉好,主動轉要比被動轉好,等不起、慢不得,更坐不住。省委、省政府強力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擴大總量、提升質量。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
省委、省政府出臺了石化、電子信息、汽車、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等14個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方案,分產業、分層級、分年度推進落實950多項總投資5800多億元的產業調整振興重點項目。其中,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列入振興方案的重點項目共357個,通過加快振興步伐,我省新興產業產值將年均增長25%以上。
——啟動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使之成為加快海西建設的重要抓手。
省委、省政府作出平潭開發開放戰略決策,密集出臺了賦予設區市及部分省級經濟管理權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目前,平潭開發開放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綱要、總體規劃、有關專項規劃等正在加緊編制,平潭海峽大橋、環島路等基礎設施項目也在加快推進。
——開展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今年2月,我省確定在上杭縣古田鎮等21個小城鎮開展試點,著力打造“規劃先行、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環境優美、保障一體”的宜居城市綜合體,逐步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和社會保障的一體化。目前,小城鎮總體規劃修編、專項規劃編制等已著手開展。
——加快對接央企步伐,促進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福建。
省委書記孫春蘭、省長黃小晶親自出馬,分別與中石化、中國鋁業公司、中國中化集團、中核集團等大型央企舉行高層會談,共謀發展。在福建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投產的基礎上,中石化決定加快推進投資240億元的福煉公司二期項目;中國中化決定與我省合作建設中化泉州煉油項目,這是中化有史以來單個規模最大的項目……這些“巨無霸”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加快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做大做強最具活力的市場主體,壯大發展規模,提高發展水平。
今年初,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企業上市工作的實施意見》,從設立省級扶持企業上市專項資金、開辟“直通車”簡化審批程序等七個方面,加大對企業上市的扶持力度。今年,我省企業上市工作開局良好,已有科華恒盛、三五互聯等多家企業成功在深圳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數十億元。
不僅本地民企展現出勃勃生機,在外地的閩籍企業家也掀起了“回歸潮”。今年3月,福州市成立回歸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并接連奔赴廣東、天津、四川等地推介,目前已有41位榕籍企業家表達了回鄉投資意愿。南寧市福州商會副會長陳美棟近日回到家鄉,與福州市高新科技園區就一個擬投資1.2億元的新能源項目進行對接,并將于近期正式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