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利廢加工
有效利用硫資源 實現廢氣達標排放
陜西商洛依據自身的情況,找出了一條符合商洛發展的新路子,商洛市長助理李波告訴記者
"為了解決商洛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確立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按照微循環抓生態企業,小循環抓生態工業園區,中循環抓生態產業鏈條大循環抓循環型社會”的工作思路,以建設循環工業經濟園區為突破口,以建設產業內和產業間的循環為著力點,強化措施,突出重點,全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從2008年開始,商洛市政府按照循環經濟理念,策劃了商州、丹鳳循環工業經濟園區,重點布局了10個循環產業鏈61個項目,通過產業鏈的延伸,形成產業之間,企業之間相互關聯,左右支撐,協作配套,循環發展——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產品”的循環模式,達到資源利用效率最大、環境保護最優和經濟效益最佳。
商洛煉鋅廠通過技術攻關,對生產廢水、廢氣、廢渣實行綜合利用,對污水循環利用,從廢渣中提取多種有價金屬,這些綜合回收利用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人民幣,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陜西秀山水泥集團公司每年投入科研經費1000多萬元人民幣,研發出先進的生產技術,開發出了利用鉛鋅尾礦替代粘土,生產低鈉高性能水泥熟料的生產工藝,年可綜合利用鉛鋅礦17.5萬噸,相應減少粘土開采40余萬噸,節約耕地180余畝。
李波市長還說:“今后一個時期,商洛將按照《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戰略定位,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調整優化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著力建設區域經濟開發前沿陣地和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重要接續地,努力使商洛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中最具活力之一的經濟區域”。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盧宏艷)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