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志愿者林裕嵩正在介紹刺果瓜的危害,他身后青草上覆蓋的是刺果瓜的枯藤。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組織200余名環保志愿者在棒棰島一帶對外來入侵物種刺果瓜進行集中清除。
環保志愿者林裕嵩介紹,刺果瓜原產北美洲,屬葫蘆科野胡瓜屬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目前,其在歐洲和亞洲的多個國家及地區均有入侵。在中國大陸,于2003年首次在大連被發現,2005年首次被媒體報道其危害性。
作為一種入侵植物,刺果瓜繁殖率高、擴散性強,危害極大,其嚴重后果可導致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如果蔓延在其它植物上,不但草本植物和灌木難以幸存,就連高大的喬木也有可能因被纏繞覆蓋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在刺果瓜生長茂盛的地區,還會影響到雨水的排泄。
林裕嵩介紹,5至6月是清除刺果瓜的最佳時期,這期間的每個周六、周日,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都將組織志愿者拔除刺果瓜幼苗;7至8月的每個周末,將對其藤蔓進行人工割除;9月初在種子未成熟前,再集中進行兩次大的清理活動。
調查顯示,剌果瓜在大連市的蔓延情況越來越嚴重。除了棒棰島一帶之外,南部沿海的山林地段,濱海路兩側,東起海之韻公園西至西山水庫,都發現了刺果瓜的蹤跡。
據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辦公室主任唐在林介紹,近幾年來,大連市的環保志愿者、義工和部分市民相繼開展了對刺果瓜的清除活動,每年均有上千人次參與其中。但是清除的速度遠不及刺果瓜的泛濫速度快。由于其種群數量龐大,蔓延速度可以達到每年擴展上百倍,附近很多的樹木已被絞殺。
唐在林表示,清除刺果瓜對恢復生物多樣性、減少經濟損失、保護著名景區都有無法忽視的意義。他呼吁更多的公益組織、社會團體、在校學生、廣大市民參與到清剿刺果瓜的環保活動中來。他同時呼吁相關部門加快研究滅絕刺果瓜的有效方法。
來源:中國日報大連記者站(記者 張小敏)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