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臺灣少數民族舞蹈《原鄉的禮贊》助興海交會臺灣食品展區。(朱興鑫 攝)
福州市民可以吃上香噴噴的臺灣春上米了。第十二屆海交會開幕式上,由國臺辦和國家質檢總局特批允許從福州口岸引進的臺灣大米春上米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臺灣館展銷。據悉,這是大陸首次正式從臺灣引進大米,是繼海交會水果零關稅登陸后的又一次突破,再次彰顯了海交會作為對臺經貿交流和先行先試的重要平臺作用。
目前,中國從泰國、巴基斯坦、日本、越南、埃及等5個國家進口大米。臺灣優農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信誠表示,臺灣大米首次登陸祖國大陸,必將給臺灣南部農民帶來很好的發展機會,帶來好的收益,同時,大陸人民也可以吃上臺灣優質大米,分享臺灣農民種植的好米果實。
海交會為祖國大陸最早舉辦的兩岸經貿展覽會,自1999年5月起已成功舉辦十一屆,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和對臺經貿政策先行先試的重要平臺,歷史上曾創造了諸多“第一”:2005年海交會實現了臺灣農產品(25種時鮮水果)首次零關稅直航大陸;2006年海交會率先擴大臺灣農產品準入及零關稅種類和范圍(增加11種蔬菜、8種水產品),并率先實施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2007年海交會率先啟動了福建沿海與澎湖地區貨運直航,臺灣臺中六縣市首次由地方政府組團參展參會;2008年海交會福州市政府與臺北市政府簽署了加強交流合作共同聲明,這是海峽兩岸地方政府簽署的第一份協議,同時,參展的臺灣縣市首次基本覆蓋臺灣全島;2009年參展臺商達到274家,覆蓋臺灣23個縣市,創下歷史之最。
作為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省會中心城市,福州市在先行先試方面一直積極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市相繼被國家確定為臺商投資區、海峽兩岸直航試點口岸、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臺胞落地辦證口岸,成為祖國大陸對臺優惠政策覆蓋面最廣、兩岸合作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此次在福建省福州市領導和福建省臺辦、海關、檢驗檢疫部門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國臺辦和國家質檢總局特批首次正式從福州口岸引進臺灣大米,首批引進300噸。這也反映了國務院支持海西建設意見頒布一周年,福州貫徹落實實施《意見》的成效,也是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視察福建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體現。
據介紹,這次福州市禾盈糧油食品公司與臺灣優農貿易有限公司簽訂大陸首批引進的臺灣春上米,全面通過SGS檢驗認證,今后,市民可以到該公司福州達明路店、倉山下藤店、王莊桂園店、鼓樓洪山店等4家門市部購買臺灣大米。生產商新豐碾米廠是該品種大米的專門授權生產商,臺灣新豐春上米,是臺灣屏東地區唯一由稻米專業區生產有身份證的優質好米。新豐春上米曾連續三年獲得臺灣“十大經典好米”殊榮,該大米品種是高雄145號,是日本優質品種絹光米與臺灣本土優質大米雜交的優良品種,米粒白,粒粒飽滿,口感香甜味美,柔軟、黏度佳,即便冷飯也很好吃,2008年還獲得日本米食胃鑒定士協會國際組特別優秀獎。
據了解,借助本屆海交會這個平臺,先行先試,首次正式引進臺灣大米,為兩岸糧食產業交流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平臺,以此為契機,利用松下港作為國家東南沿海重要糧食集散基地的區位優勢,有利于促進兩岸糧食產業對接,擴大兩岸糧食貿易往來,推進兩岸糧食產業發展,拓展兩岸農產品貿易新領域。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實習記者 朱興鑫)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