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白血公主”王弈涵(小名悠悠)和爸媽的血液配型結果出爐:只有4個點位相合。這意味著爸媽的造血干細胞不是悠悠移植手術的最佳選擇。
“現在悠悠剛結束第二階段化療,病情完全緩解,右眼包塊基本消失,是做移植手術的好時機。國內治療兒童白血病最好的醫院是北京兒童醫院和北大人民醫院。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造血干細胞,悠悠就得接受為期兩年的鞏固化療。” 悠悠的主治醫生,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新華介紹。
“我們和悠悠沒有配成6個點位全相合,下一步準備在中華骨髓庫和臍帶血庫尋找合適的造血干細胞。”悠悠媽媽張丹話中透著失落。
5月21日上午,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血液科病房里,一聲聲嬰兒啼哭傳出,悠悠正被護士抽血,爸媽在一旁輕聲唱著“袋鼠媽媽”,這個9個月的女嬰漸漸被哄得不哭了。隨后爸爸媽媽接受抽血。“在悠悠本應享受快樂童年時,我們沒有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能把骨髓移植給她,也算是個補償。”孩子爸爸王亮聲音低沉。
“血液配型越相合,手術風險就越低,術后排異反應越小。最理想的情況是6個點位全相合。4點位相合在有些醫院已可做移植手術,但一般為病危情況下。”張新華說。
雖然配型結果讓夫妻倆很失望,但越來越多好心人的關注,無異于陰霾中的一縷亮光。截至5月20日晚,悠悠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捐款18萬元,每一筆捐款,媽媽張丹都記在一個黑色筆記本上。
張丹說:“有兩位外國友人,看了中國日報報道悠悠的故事后,給我們捐了款。”到昆明參加學術會議的美國女士Hydi Miller,托一同參會的武大博士胡博轉交捐款給悠悠媽媽;一位在廣東開公司的印尼朋友也捐了款。這些陌生人的關心,讓悠悠的父母覺得“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網上搜索病友的治療經驗,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有權威白血病專家能給悠悠制定一個穩妥的治療方案。”說這話的時候,王亮不忘逗著懷里的女兒。抽完血的悠悠用小手扯著爸爸的T恤領子,咯咯笑著,微微腫著的右眼瞇成一條縫,仿佛忘了剛才針頭帶來的疼痛。
來源: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實習記者 彭蕓)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