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獻深入移民新村檢查
漂亮的新村小學
初夏時節,位于伏牛山南、漢水之北的古城南陽顯得更加熱鬧非凡,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第一批大規模移民搬遷即將啟動。
在河南省丹江口庫區第一批大規模移民即將搬遷之際,連日來,記者深入南陽各地,發現當地的移民工作緊張有序,正穩步有序的推進著,移民新村建設基本完成,一排排房屋鱗次櫛比,一個個移民新村競相輝映,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為一探這背后的艱辛,記者專程采訪了南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移民局局長王玉獻,深深感受了移民工作者的拼搏精神和各級移民領導干部的愛民精神,更領略了“渠首”移民工作者的奉獻精神。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搬遷號稱“天下第一難”。南陽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重要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庫的主要淹沒區和移民搬遷安置區,是總干渠沿線線路最長、移民最多、工程量最大、環保任務最重的地方。移民搬遷任務之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據悉,河南省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規劃搬遷農村移民16.2萬人,分試點、第一批、第二批三次實施,試點移民1.1萬人已于2009年8月底完成搬遷安置,第一批大規模移民規劃搬遷6.5萬人,其中南陽市內規劃安置3.8萬人,涉及南陽7個縣市區25個鄉鎮37個移民安置點。
“拼命三郎”一心為移民
王玉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從事移民工作以來,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節假日,沒有禮拜天,平時要么在移民村、安置點,要么在會場、辦公室,要么就在參觀學習的路上,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餓了就胡亂吃口飯。人送綽號“拼命三郎”局長。
5月16日,記者早早的就與他取得了聯系,但直到晚上8時許,方才見到了王玉獻局長。“剛開完移民工作會,來晚了。”一見面,王局長不停的道歉。
“越到這會兒,我們是越忙啊。現在我們是‘白加黑’、‘五加二’,一個人恨不得當幾個人用。”一旁的南陽市移民局紀檢書記吳家寶笑道。
采訪中,王玉獻局長告訴記者,“為實現2013年汛后蓄水、2014年調水的計劃,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的目標。南陽市作為丹江口水庫所在地,承擔著16.2萬移民的搬遷任務,到2011年年底前,南陽市不僅要在市內安置9.4萬人,而且還要協調出市安置5.7萬人和大量的專項、企業、城集鎮恢復改建等工作。”
“我們目前的工作面臨4個‘前所未有’:搬遷任務前所未有,所有遷出移民集中在我市淅川縣一個縣,單位移民占有量和動遷人口居全國第一;在短短的近兩年時間內集中完成16萬多人搬遷安置任務,搬遷安置力度、規模和強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也是中華民族和世界水利史上前所未有的;另外,庫區移民復雜情況和矛盾前所未有;造成移民工作的壓力前所未有。但我們會堅決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王玉獻的話語疲憊中充滿了信心。
據記者了解,上任初期,在一次準備南陽市政府常務會議和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的匯報材料時,做過辦公室主任的王玉獻,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理清工作思路,躲在房間里熬了4天4夜,終于拿出了南陽市丹江口庫區移民整體工作開展方案。
更讓人感動的是,由于長期的高強度、快節奏工作,嚴重透支了他的健康。就在一月前,正在開會時,他的腎結石病突然發作,痛得滿頭是汗,但他仍一聲不吭、咬牙堅持。為了防止再犯病影響工作,會后他悄悄去醫院,一個人去做碎石手術。主管的崔軍副市長找他,他說有事,再找他,他還說馬上就辦完,等到大家知道后,準備到醫院看望他時,他卻出現在第二天省政府在南陽召開的第一批移民工作現場籌備會上。
正是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王玉獻面對著千頭萬緒的復雜局面,理清思路、開拓創新、身先士卒、深入一線,很快建立了督查通報機制、“六到戶”工作法、“五公開”財務制、效能問責制和案件查處聯席制等20多項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使移民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為此次順利大搬遷奠定了基礎。
視移民為親人
王玉獻局長語重心長的告訴記者,“移民局就是移民的家,我們就是為移民服務的,如果服務不好廣大移民,就是失職,就無顏面對南陽父老鄉親……”
在去年的試點移民中,淅川縣馬蹬鎮中學教師杜海珍一家原屬縣內投親靠友安置移民,后經曹灣村委會及移民指揮部同意,在社旗縣建了房子,并隨同其他移民一同搬遷到了社旗縣。由于杜海珍一家在庫區的房子已拆除,杜海珍隨遷后因工資關系未理順,工資被停發了5個月,全家只能依靠其打工維持生計,施工隊每天坐在家中催要建房款,杜海珍一家極其絕望,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王玉獻局長得知后,立即指出安置錯誤不在移民,研究決定把杜海珍一家調整到社旗縣移民新村。杜海珍如愿以償地補領了工資,分到了土地。
去年8月底的一天,淅川縣香花鎮移民張翠,搬遷入住到鄧州市孟樓鎮張義崗村,突然出現早產、難產癥狀,經鄧州市公療醫院救治產下一名女嬰,但孕婦張翠卻出現缺氧危及生命,情況非常危急。
王玉獻局長得知情況后,馬上親自協調安排專車緊急轉到南陽市中心醫院救治,由于轉院及時、治療到位,保證了母子平安……
試點移民雖然搬遷了,但他一直還惦記著后續的安置狀況,一有時間,他就到移民家中,走訪了解移民生產生活情況。今年大年三十和初一,家家戶戶都在團聚的時候,他卻在移民家中慰問……
兩袖清風不染塵
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資金數額巨大,僅南陽市各類移民資金就高達150億元左右,對各級干部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管理任務非常繁重。
“要管好移民資金首先要做到廉潔自律。這是移民群眾的救命錢,一定要管好用好!”提到移民資金問題,作為全市移民的管家,王玉獻強調,從上任的那一天起他就暗自下定了決心。
王玉獻表示,上任伊始,他就在局黨組會上提出了“一攬子”黨風廉政建設規定,包括不準以個人名義到庫區承攬工程或介紹工程隊伍,不準到下屬單位報銷應由本人支付的個人費用,不準用公款超標準接待或接受基層用公款進行的超標準接待等內容,并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實行“一票否決”。他還給自己定了一條規定:要求大家做到的,領導班子首先做到;要求領導班子做到的,自己帶頭做到。
與此同時,他還積極支持和配合市審計部門對移民資金的情況進行審計,并組織對省市下撥移民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跟蹤檢查,切實做到移民資金延伸到哪里,移民工程發包到哪里,監督檢查就延伸到哪里。通過審計和檢查,督促基層真正把移民資金落實到移民身上,落實到開發項目上,落實到解決移民溫飽問題上。
自他擔任市移民局局長以來,全市移民資金管理先后接受了省市審計部門的多次嚴格審計以及省移民局的專項檢查,由于管理規范,使用效益高,沒有出現違規違紀情況,受到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和省移民辦的高度肯定,今年3月初南陽市移民局被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授予“全國南水北調系統資金管理先進單位”。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生俊東 通訊員 吳家寶 陳杰森 劉富偉) 編輯:馮媛 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