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李連舉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說:面對世界性的氣候異常,尤其是去冬今春云南發生的百年不遇的嚴重旱情,云南省將考慮建立地下水深井“應急后備水源地”。
云南省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全省的地下水徑流量平均766.9億平方米/年,地下水可開采量約393.3億立方米/年。2009年入秋以來至今,云南省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云南省國土資源廳于今年1月組織專家論證,經過省內權威專家三次科學比對,提出地下找水抗旱的可行性方案。3月1日,武警黃金部隊打出的旱區第一口地下水深井出水,該省啟動了抗旱救災地下找水突擊行動,力爭“打出千口井,救助百萬人”。
截至5月24日,云南省為打井抗旱行動累計投資了2.2億元,成功打出1791口出水井,成井率為91.4%,涌水159435.84立方米/天,緩解近200萬人飲水困難。
隨著旱情的逐步緩解,云南省總結抗旱斗爭的教訓和經驗,一方面加緊水利設施的修復和建設,一方面決定:以此次打出的1000多口機井為基礎,建立長期性抗旱后備應急水源地。
李連舉說,建設全省性的長效抗旱體系勢在必行,其中地下水應急抗旱水源地點建設必不可少。我們將與水利、農業等有關部門協調,維護好這些地下水井,時期成為云南今后重要的后備應急水源地。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吳家春) 編輯:馮媛 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