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建福州援建的“新小魚洞大橋”在09年5月12日建成通車,如今成為小魚洞鎮和龍門山鎮數萬百姓出行的新通道。全長276米、寬13米,行車速度每小時60公里設計,8度抗震設防。而小魚洞舊橋遺址已成為各地赴川游客到地震災區參觀緬懷的一個重要景點。(朱興鑫 攝) |
 |
4月30日,菇農正在為杏鮑菇做后期的加工處理。福建三明援建的“彭州市珍稀食用菌試驗示范培訓基地”是我省唯一個農業產業援建項目,基地占地面積100畝,6個珍稀食用菌已經在當地試種成功,其中杏鮑菇進入工廠化生產,去年12月批量出菇。 (朱興鑫 攝) |
 |
4月29日,10位中學生在籃球場上舉行籃球比賽。福建莆田援建的“石室白馬中學“,總投資1.06億元,為福建省援建中小學項目中最大的一個。占地面積172畝,去年8月正式交付使用。學校配備78個教學班,可容納4500名初、高中生就讀。擁有實驗樓、圖書館、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等配套設施。(朱興鑫 攝) |
 |
4月28日,兩位災區小朋友正在幫同學拿玩具一起做游戲。福建寧德援建的“升平鎮中心幼兒園”去年5月落成,有效緩解了基礎教育資源緊張的狀況,可容納近300名學齡前兒童就讀,讓災區小朋友從震后的臨時板房中搬入寬敞明亮的教室內快樂地學習與成長。(朱興鑫 攝)
|
英文《中國日報》5月13日報道:四川彭州,地處四川省的西北部,這里田地廣袤,盛產著名的四川辣椒、蔬菜、黃瓜和其它農產品。彭州自古就有“天府金盆”、“蜀中膏腴”的美譽,是古蜀文化發源地之一。如今不管是對當地人還是游客來說,都很難相信,兩年前的5月12日,8.0級大地震曾摧毀過這片土地。
在四川彭州,一個新興的農產品加工配送中心已經建起,即將完工。
“如果進展順利,十一月之前重慶、北京以及安徽的消費者就能買到彭州出產的蔬菜。”翁海輝告訴我們。他是投資該項目的公司的經理助理。
2008年地震摧毀汶川時,彭州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這場地震已確認造成了69000人死亡,18000人失蹤。兩年之后的今天,在彭州新城區,我們能看見一個戴著紅色帽子,身穿藍色馬夾,布鞋上滿是塵土的中年男人。
孫建平,今年48歲,負責福建籍企業與彭州市簽訂的投資協議共計24億元投資額。而這個農產品配送中心,只不過是整個援建項目的冰山一角。
“我見證著彭州大地上的巨大變化,為災后能重現光彩而無比自豪。”孫建平說。
收割碩果
2008年6月,汶川地震僅僅幾周后,福建省就派譴孫建平帶領援建小組支援受災群眾。從2008年開始,福建省已派遣140人次前往彭州。援建小組先后共參與了143個援建項目,共計33.3億元。項目涵蓋人力支援、科技支援、教育、衛生、安全等方面。截止今年三月,交鑰匙項目已竣工100個。
“剛開始,我都不敢告訴父母來援建的事。因為那時,這里還有很多余震。”孫建平說。
孫建平父母已經年邁,還有心臟病,他不愿讓父母擔心。所以他只告訴父母要出趟差,時間比較長。在彭州,孫建平負責協調福建輸送的人力、工程及資金。在他的努力下,援建小組已經在彭州建起了新的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群眾藝術館、廣電中心、石室白馬中學,還有小魚洞新大橋等現代化精品社會性事業項目。
“每天的援建工作離不開孫的指導,”他的一位同事告訴《中國日報》記者,“他是個隨和踏實肯干的人。”在去彭州之前,孫建平在福建省發改委工作,負責對外經濟貿易。由于所學專業是經濟,孫建平決定在后援建時代還應包括長期經濟層面的援助。
所以,孫建平爭取了福建企業的商業投資,他邀請了包括建材、紡織、服裝鞋業、食品、農產品加工、電子信息、商貿流通等200多家企業前來彭州投資。在他的努力下,26家福建企業與彭州當地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其余還有20家企業投資了四川其他地區。
“剛開始好難,” 孫建平說,“很多企業主一聽說項目在落后的西部地區,馬上失去投資的興趣。”但是孫建平知道如何利用彭州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永輝集團是中國本土連鎖超市10強品牌之一,就看中了彭州的蔬菜,后來投資1.2億元成立了農產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中心建成后,還將向公司位于北京和重慶的200個下屬超市供貨。
彭州常年種植蔬菜面積達70萬畝,30多年來一直是中國五大商品蔬菜生產基地之一。以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品種多、產量高、品質優而聞名全國,產量16億公斤。蔬菜銷售遍及全國30個省區市,近300個市縣,并遠銷港澳、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這個農產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也將直接增加彭州2000多農戶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