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工作9年,在省政府工作6年,他以“心存感激”之心全票當選陜西省代省長;
關鍵時刻,居職立政,他自言唯有勤奮工作,才能回報中央的關懷和全省干部群眾的信任與期望。
昨日(2日)上午陜西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幕后,新當選的陜西省代省長趙正永接受媒體集體采訪,就調整經濟結構、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等問題答記者問——

趙正永
談“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
希望西安、咸陽找差距縮距離
在國務院批準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西安被定位為“國際化大都市”。作為陜西省推進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主任,趙正永曾在5月15日舉行的“西咸新區暨灃渭新區發展戰略研討會”上明確表示,“陜西正舉全省之力、匯全省之智,推動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
履任代省長新職,趙正永就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有哪些新想法呢?
在回答西安晚報記者這個提問時,趙正永表示,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是中央的一項重要決策,體現了建設內陸城市對外開放戰略高地的要求,呼應了向西開放的國家開放戰略。推動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省里已經成立了相關機構,出臺了總體規劃,西安、咸陽兩市也正在制定相關規劃,正在組織力量實質性推進,今年是籌備起步階段,明、后年將會有明顯變化。
“當然,我們離真正的國際化城市還存在一些差距。”趙正永言辭懇切地說,希望西安、咸陽兩市能對照國際化大都市的標準和特點,認真尋找我們的差距,加大力度、加快建設、縮小距離。他還寄語記者道:“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得到新聞媒體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