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陜西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李孝廉發布陜西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結果及陜西省2010年省級環境違法掛牌督辦和限期治理企業名單。
李孝廉說:陜西省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統一安排,在2008年開展了陜西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已完成任務。現將主要結果公布如下:陜西省普查對象總數102066個,包括:工業源15963個,農業園49636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61個。各類源共排放廢水130700萬噸,廢氣11716億立方米;化學需氧量52.07萬噸,氨氮4.37萬噸,總磷0.78萬噸,總氮11.81萬噸,石油類1.73萬噸,重金屬14.82噸;二氧化硫93.87萬噸,氮氧化物52.12萬噸,煙塵29.17萬噸,粉塵27.82萬噸,氟化物549.44噸。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7812.50萬噸,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22.82萬噸。陜西省普查結果進行了8次內審,并通過了國家組織的3次大規模核查。2009年下旬,陜西省普查工作順利通過了國務院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驗收。
為進一步貫徹全省環保工作會議精神,加強環保后督查,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污染問題,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2010年3月22日至4月2日,省環保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春季環保督查專項執法檢查活動。經請示省政府同意,決定對檢查發現的旬陽汞礦區環境污染等9起重點環境問題進行省級掛牌督辦;對12家屬產能過剩行業且超標排污的企業進行省級限期治理,限期治理企業為:陜西陜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聲威建材集團有限公司,陜西漢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略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冀東海德堡水泥有限公司,陜西豐寶化工有限公司,陜西陜化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銅川秦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紫陽紅蝶化工有限公司,陜西龍門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米脂氮肥廠,限期治理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年,二年內仍不能整改到位則予以摘牌。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盧宏艷)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