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咸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潤民介紹了咸陽市一年來對《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貫徹落實情況。2009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規劃》,提出了建設西安(咸陽)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目標,為咸陽在更大范圍、更高層面整合、聚集發展要素,加快發展步伐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保障。
咸陽根據《規劃》的發展定位要求,統籌謀劃,主動作為,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73億元,增長14.2%;完成財政總收入100.3億元,增長6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404元,增長24.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6元,增長19.8%,提前一年實現了“十一五”規劃主要發展目標。
科學精心謀劃,繪制發展藍圖。
按照“融入大西安,建設新咸陽,邁向國際化”的基本要求和戰略目標,制定出臺了《<</span>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意見》;制定了全市《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作出戰略部署;對《咸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進行修編完善,引領城市中心區加速與西安的全面融合;組織編制了涇渭新區戰略規劃,啟動了新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新區的功能定位、產業布局已經確定。
突出新區建設,全力推進西咸一體化。
秉承“國際化、人文化、集群化、生態化”的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十年大跨越”的要求,堅持“規劃引領、板塊啟動、基礎突破、項目支撐、體制創新”的基本思路,舉全市之力,集當世之智,全力推進涇渭新區建設。
狠抓項目建設,集聚發展后勁。
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1.5億元,增長40.7%。全市招商引資合同項目247個,實際到位資金303.8億元,增長62%。彩虹玻璃基板、興化節能技改、天宏多晶硅、海螺水泥等一大批重大產業項目進展順利。全市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圍已經形成。
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生態環境。
咸陽市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加大污染企業治理力度,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09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8%,COD削減1.8萬噸,SO2削減1.85萬噸,超額完成省上考核目標。
在談到下一步的發展思路和工作重點時,趙潤民表示咸陽將以《規劃》為藍本,以“融入大西安、建設新咸陽、邁向國際化”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根本,以富民強市為己任,在建設西安(咸陽)國際化大都市的奮斗歷程中發揮優勢,彰顯作為,與西安一道承擔起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光榮使命。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黃崇成) 編輯:鄧京荊 吳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