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比留戀,只能無奈
酷愛畫畫的湖君將所有作品塞進灶間燒毀,留守讓她歇斯底里
剛回來時,姐妹倆都聽不懂老家的客家話,上課跟不上,跟同學也沒法交流,異常孤獨絕望。“就只能悶在房間里看書,除了看書還是看書。”
湖紅說,在老家最缺少的就是友誼,所有的同學都要重新認識、重新交朋友。在廣州時,湖紅學舞蹈、鋼琴,湖君愛畫畫,參加漫畫比賽還得過省級的銀獎。回到村里后,湖紅沒法跳舞了,湖君也不再畫畫了。胡慶容一開始還經常寄畫筆、畫紙和漫畫書回家,鼓勵湖君繼續畫畫,但她后來卻表現出強烈的抗拒。
“媽媽你再寄畫畫的東西回來我就受不了了!”在電話里,湖君對著媽媽歇斯底里。
再沒有老師同學和她一起分享作畫的樂趣,再沒有人贊賞她、艷羨她、給她榮耀與獎勵,不久,湖君就把自己所有的畫都塞進灶間燒掉了。“不畫了,畫了沒用。”
談起在廣州的生活,湖紅的淚水不禁溢出了眼眶。她不想被送回家,但她又太懂得父母的難處。“真的是沒辦法。我見過他們借錢,壓力實在太大了,只有把我們送回來才有可能讓我們繼續讀書。”
茂名化州三角車村,共有人口5000多人,其中近一半家庭青壯年外出務工,留守少年兒童遍及19個自然村。據統計,三角車小學共有學生460人,父母親長年外出打工的有160多人,比例達到1/3以上。
今年2月份,在廣東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省政協常委、團省委副書記陳東和省政協委員、省財政廳副廳長沈梅紅,聯手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強廣東農村留守少年兒童關愛工作”的提案,留守少年兒童問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提案指出,據2008年發布的《全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總數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留守少年兒童約有4000多萬人,平均每4個少年兒童就有一個多留守少年兒童。
而隨著廣東“雙轉移”政策的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由此帶來的農村外出務工青壯年人口的持續攀升,廣東已成為全國留守少年兒童超過百萬的七個省份之一,并且還有持續增長的趨勢。
100多萬“不高興”的留守少年兒童,已經成為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不容忽視的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