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主任張基堯說,老百姓盼望搬遷后能提高生活水平,而不能越搬越窮。南水北調移民安置首先要保障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到2013年,庫區涉及河南、湖北兩省移民約34.5萬人。
移民能享受哪些政策?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移民司司長袁松齡介紹:
——率先提高征地移民補償標準,由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提高到16倍。
——每人一份口糧田,解決移民吃飯問題,原則上人均1.05—1.5畝耕地,高于庫區原來人均0.94畝耕地水平。
——每戶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解決移民安居問題,原住房人均不足24平方米的貧困移民戶,按照每人24平方米標準進行建房補助;為每戶移民解決天然氣、煤氣,或修建沼氣池。
——每人享受一份國家后期扶持補助,從搬遷之日起,每人每年直補600元,連續扶持20年等。
保發展——
移民未到就業先行
【移民故事】
“過去從家到鎮里要十幾里路,現在10分鐘就能進縣城?!睆膸靺^搬到了湖北省團風縣黃湖新區,在外打工多年的毛云覺得生活方便了,丈夫進城打工,自己開個賣太陽能產品的小商店。這是她向往已久的生活。
鄖縣青龍村48歲的朱大富,還是懷念過去的生活,他說:“過去山上有橘子,下河可以捕魚,有多種經營收入,現在喝水、吃菜、燒火做飯都要錢。團風的種植結構跟鄖縣差別大,還要慢慢適應?!痹诎徇w前,團風縣農業、畜牧、水產、農機等部門就到鄖縣舉辦了培訓班,他后來想通了,“生活是人創造的,到這里照樣能干一番事業!”
談起村民們今后的生活,青龍村村委會主任朱大明說,一方面靠打工就業,一方面靠高效農業。為了讓移民有發展,按人均0.1畝的標準,為新村配置集體發展用地,有政策引導、有技術指導,發展養殖業、種植蔬菜應該效益不錯。
移民未到,就業先行。鄖縣安陽鎮的農家女周梅說:“真沒想到,去年11月,我們在團風的新家剛建設,自己就進了一家紡織公司當工人。”目前,團風縣共接納300多名移民進入本地企業工作,月人均收入都在千元以上。
【政策】
不僅讓移民搬得出,更重要的是今后能發展。張基堯說,南水北調走開發性移民之路,采取前期補償、補助和后期扶持相結合,國家移民政策與地方扶持政策相結合。一方面,國家專門安排資金,加強生產扶持,在保證移民生產土地的同時,加強技能培訓和就業扶持,促使移民早日融入當地社會,能發展、可致富。另一方面,推動移民新村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多渠道安排資金,協調地方在供水、供電、交通、通信、醫療、教育等方面出臺扶持政策。
從各地實踐看,河南省已經制定了實施方案,全省36個廳局都出臺了具體政策,支農項目優先向移民新區安排,金融部門在移民發展生產時優先給予貸款。湖北省提出平均每戶培訓轉移一個勞動力,幫扶干部“一對一”的長期包保機制;在人均1.5畝土地基礎上,再按人均0.1畝的標準,為移民新村配置集體發展用地;按人均1500元的標準與國土部門土地整治投入相結合,用于實施移民責任田整理等政策。
張基堯說,把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政策合力,切實維護移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保障移民和被征遷群眾的生活穩定、生產發展,讓群眾放心和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