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珍齋”,位于茅盾的老家烏鎮,至今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這家“百年老店”出品的鹽水雞、八寶鴨、粽子等產品,越來越受到不少嘉興之外的年輕消費者的追捧,他們大部分生活在江浙一帶,遠的甚至在新疆、香港和北京。
這些人能吃上地道的嘉興醬鴨,則要歸功于時髦的網店,淘寶網上一家名叫“三珍齋”的網店能提供最新鮮齊全的產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在收到訂單和錢款之后,迅速送貨上門。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老字號品牌開始“觸網”,以尋求新發展。2009年6月1日起,包括全聚德、同仁堂等近百個老字號企業將3000多種商品一起端上了網店,試圖使這些老字號傳統得以延續、發展、壯大。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老字號品牌大有日漸式微的趨勢。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小桃園的煨湯和蔡林記的熱干面并稱為武漢四大特色小吃,可如今要想吃到正宗的已經非常困難了。數據顯示,上世紀50年代初,有“中華老字號”企業約16000家;到上世紀90年代,這一群體銳減至1600家。即使是僅存的1600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其經營狀況也是危機頻現————70%名存實亡,20%經營“勉強維持”,只有10%還能稱得上是“蓬勃發展”。
只有讓老字號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才能真正火起來。而搭上互聯網快車,網絡營銷使老字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小時候常去買雙炊膏吃,很多年沒吃‘李大同’的東西了?!币晃唤小盎@燈燈”的網友留言說。有些人出于懷舊,有些人則出于對老品牌的信任。“那些國際名牌化妝品還不照樣出問題,老牌子質量牢靠,而且還便宜?!痹谔K州一家外資公司上班的朱小姐這么解釋自己嘗試國產化妝品的原因。據說,“蜂花”洗發水、 “百雀羚”、“謝馥春”的鴨蛋粉,最近在網上很受都市公司職員的歡迎。
打開老字號網店的網頁,消費者可以根據老字號企業名稱選擇商品,也可以根據食品、茶葉飲料、日用品、服裝配飾、工藝品、保健品和酒類等購買商品的種類進行選擇。
據悉,就北京地區的老字號網店而言,目前出售的大多是包裝商品,可以通過物流配送到各地。如果市民在中午前訂購,當天就可送達。本市以外的大城市配送不超過3個工作日,全國中小城市配送不超過6個工作日。北京地區目前免配送費用,而全國配送統一收費15元。
網絡購物難免買到不稱心的東西,數位老字號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消費者希望換貨、退貨,只需支付10元到15元的單程物流費用即可。
“做網店,對于我們來說需要重點思考的就是怎么樣去管理銷售渠道的問題。”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魏煒告訴記者,“平臺很好建,推廣需要花錢,接著要解決怎么看得到的問題,只要通過一些技術性手段,如3D、體驗式消費格局等,技術上的手段相對來說是容易達到的,但是整個銷售渠道如何去運作管理呢?”
作為一個擁有123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吳裕泰網店從2008年6月開始正式運營,在同行業中表現突出。然而說到網店,魏煒還是透露了一絲擔憂:“如果你的加盟商也在網上開店,而你的電子商務渠道商也在網上的話,渠道之間怎么管,包括渠道內的價格管控,渠道間服務體系的建設……如果沒有考慮得很完善,一旦大面積推廣,對品牌反而會造成負面影響。”
盡管如此,有關專家仍認為,老字號“觸網”是品牌傳承的一個好方法。因此,像全聚德、仿膳飯莊這樣的老字號也開始在一些網站上做起了廣告。老字號的區域性較強,這使得許多老字號都難以開拓發展。但網上開店加搜索營銷的營銷模式,不僅能避免這種區域限制,還能擴展銷售市場,幫助老字號做大做強。
現在看來,網絡在打破地域限制、集中消費群體上的優勢,對“老字號”產品同樣適用。那么,網絡營銷能否成為“老字號”復興的利器呢?
浙江省老字號企業協會負責人表示,“老字號”是自主創立的民族品牌,各級商務部門都非常重視“老字號”的振興。
他表示,要在老產品和新賣點上進行重新定位、包裝和推廣,而網絡就是一種擴大品牌影響力、增加銷售的新渠道。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