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大概就像許多專家媒體的分析一樣,一種就像所謂的政策影響所導致的結果,比如說您剛剛說到,因為我們前一段時間有了房地產的新政,新政這時候使得購房者有一種觀望,這個時候可能他們去轉向,我現在既然不買,我暫時去租。這種分析我覺得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道理,但實際上很難經得起推敲。
為什么呢?因為這些人現在決定不買了,來租,好像增加了新的需求,但我們要問的是,它原來住在哪里?難道它原來住在馬路上嗎?換句話說,打這種新政,并沒有帶來一種總的住房的需求,所以這里這個問號,我覺得并沒有被拉直,并沒有劃上句號。
主持人:
當市場上,當我們看到這些解答的時候,會對公眾的心理有一種什么樣的引導?
王錫鋅:
我覺得公眾面對那么多的問號,他的確需要感嘆號或者需要句號,有一個清楚的答案,但是現在各種各樣的解說都來了,但唯獨缺一種經過了真正調查之后的權威的,由市場的監管者發布的信息和聲音,比如說到底是不是因為我們的房地產新政帶來的這種負面的影響,或者說到底是不是因為客觀上有一些新的需求增加,導致了這種租金的上漲,這里面,我覺得實際上是很重要的一點。首先要有一個權威的監管部門來做數據的分析。
主持人:
來不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