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海關,今年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外貿進出口總額1995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快速增長36.3%,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其中出口1167億美元,增長28.5%;進口828.3億美元,快速增長48.9%。貿易順差338.7億美元,同比微減3.6%。深圳海關介紹,從今年1月以來,經深圳口岸外貿進出口規模逐月上升,月度外貿進出口額從1月的265.2億美元逐月升到6月年內最高值380.1億美元,累計增幅43.3%。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加工貿易產品進出口的增幅低于一般貿易進出口。數據顯示,上半年經深圳口岸一般貿易進出口值為803.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快速增長48.5%,占同期深圳市進出口總值的40.3%,所占比重增加3.3個百分點。而加工貿易進出口值為973.5億美元,增長27.7%,占48.8%。
二是對歐美出口仍占較大比重。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對主要轉口地香港出口401.2億美元,增長30.9%;對美國及歐盟分別出口201.6億美元和182.2億美元,分別增長21.5%、37.6%。對以上三地出口合計占深圳市出口總值的67.3%。
三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大幅增長。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出口高新技術產品524.9億美元,大幅增長29.4%。其中增速較快的分項商品有手機出口85億美元,快速增長52.7%;便攜式電腦出口30億美元,迅猛增長98%%;打印機28.2億美元,快速增長58.2%;液晶顯示板出口27.1億美元,翻番增長。(李論)
其中,對歐盟進出口的快速增長值得關注。海關專家認為:近期歐洲債務危機加重,削弱經濟復蘇動力,導致歐元貨幣貶值步伐加快,2009年12月起,歐元匯率開始一路下滑,從1:10下跌至1:8.5093 。盡管歐元并不是我國出口企業外匯結算的主要貨幣,對企業的短期利潤影響不大,但人民幣的相對升值會削弱我國出口歐盟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在近期要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呼聲又有所高漲的情況下,人民幣對歐元的持續升值將使我國出口產品陷入兩面夾攻的局面。從長期影響看,我產品、特別是近期出口迅猛增長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其在歐盟市場份額將會面臨逐步流失的風險。
雖然目前對歐盟進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但隨著歐元貶值影響逐漸體現,下半年對國內對歐盟外貿進出口將受到沖擊。海關專家為此建議:一是密切關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進展及主要成員國經濟發展狀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幫助企業了解外需市場變化狀況,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商品出口造成的破壞性影響降至最低;二是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套期保值、出口信用保險等金融服務,創新機制,增強企業議價能力,防范或平抑對歐元區出口貿易風險;三是密切關注歐盟對我國產品的反傾銷措施及技術性壁壘,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改善對歐盟出口商品結構。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對歐盟進出口2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4.9%,占經深圳口岸進出口總值的11.2%,其中,出口182.2億美元,增長37.6%,占經深圳口岸出口總值的15.6%;進口40.8億美元,增長23.9%,占經深圳口岸進口總值的4.9%;項下貿易順差141.4億美元,擴大了42.1%。
據悉,進出口產品呈現以下特點。其中出口方面,6成以上為機電產品出口,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大幅增長。上半年,經深圳口岸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114.8億美元,增長32.8%,占同期口岸對歐盟出口總值的63%。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出口23.1億美元,增長37.5%;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件出口5.1億美元,下降16.8%;電話機出口3.2億美元,增長45.3%。同期,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普遍快速增長,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1.7億美元,增長64%;家具及其零件10.8億美元,增長42.8%;箱包6.4億美元,增長60.5%;鞋類4.6億美元,增長21.1%;燈具、照明裝置及類似品4億美元,增長54.4%。
而在進口方面,集成電路為最大進口品種,主要工業原料進口呈現強勁增勢。上半年,經深圳口岸自歐盟進口機電產品27.3億美元,增長19.8%,占同期口岸自歐盟進口總值的66.9%。其中,集成電路進口5億美元,增長36.8%;汽車進口3.9億美元,增長44.8%;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進口1.7億美元,增長49.5%;計量檢測分析自控儀器及器具1.4億美元,增長57.7%;飛機進口1.9億美元,下降24%。同期,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4.9萬噸,增長59.8,價值1.3億美元,增長83.1%;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4434噸,增長1.1倍,價值0.4億美元,增長1.5倍;而廢紙進口90萬噸,下降11.3,價值1.8億美元,增長74.2%。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 記者陳虹 實習記者樂粼 通訊員劉穎 李論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