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龍門縣1100多名各級領導干部現場練習“廉潔自律保健操”,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回答心靈的拷問,期待以此方式在思想源頭上做好自我防腐的準備。
7月20日接受采訪時,一名龍門縣官員稱,此舉“對心靈還是有一定的觸動。”另一方面,像廉政短信、清廉家書等廉政新舉措一樣,“廉潔操”被許多網友和評論家視為一場不觸及反腐根本的作秀,甚至還有網友通過漫畫、網絡語言將此解構得體無完膚。
緣起一篇報道牽出“廉潔操”前世今生
“廉潔自律保健操”引發網絡關注,源于《羊城晚報》7月19日的一篇不足600字的文章。據介紹,“廉潔自律保健操”是由廣東省委黨校與惠州市紀委、龍門縣委合作開發的廉政教育新方式,它以一些警示性問題提醒領導干部權衡得失、進行自我心靈對話。
稿件選取的兩個官員問答的問題為“面對10萬元的賄款,你可能毫不猶豫地拒絕,那100萬甚至1000萬元呢?面對牢獄的煎熬,你目前的身體狀況能否抵擋住?”
20日記者了解到,龍門縣此舉早從去年就開始醞釀。
2009年10月,龍門縣縣委書記許志暉提出,要設計一套能真正觸動干部內心世界的“廉潔自律保健操”;2010年1月正式啟動龍門縣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保健操”項目籌備工作;4月底,《龍門縣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保健操”項目實施方案》正式定稿;7月初,龍門縣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保健操”項目轉入全面實施階段。
事實上,“廉潔自律保健操”并不是真正做操,只是一個稱謂。龍門縣紀委調查教育室梁誠棟科長告訴記者,“廉潔自律保健操”在理論上包括“廉承諾”、“廉內助”、“廉自測”、“廉暗哨”、“廉潔操”等六個部分,重在進行自我心靈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