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在囤蒜了
對于去年蒜價上漲一度還有的防流感的說法,但是今年已經沒有這一需求,為什么蒜價還遲遲不降,反而越漲價越猛呢?記者了解到,這一方面與大蒜產量的下降有關。據山東金鄉縣政府的調查,該縣大蒜減產在13%左右。據了解,去年由于大蒜價格上漲,光種子成本就達1000多元,部分蒜農擔心有風險,因此放棄了種植,加上今年的天氣一直不好,影響到了大蒜的產量。
不過,記者從批發商那里了解到,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有人在囤貨。山東人夏師傅搞大蒜批發許多年,他告訴記者今年在收購大蒜的時候就發現有許多陌生的面孔。“原本不干這行的大老板看到有利可圖,都來收蒜,慢慢就把價格調上去了。”據了解,今年四五月份,鮮蒜剛收獲的時候,產地的收購價一般在1.7元/斤左右,但是后來這個價格翻了三倍還多,最高的時候達到6元/斤。而在前年,這個價格僅僅是七八毛。
蒜商到蘇北圈地種蒜
早在今年5月份,本報就曾報道過,在江蘇的大蒜之鄉邳州出現了一些商人“包蒜地”的情況,當時,大蒜還未到成熟期,這些人提前和蒜農商定好協議,提供一定的后期采摘經費,并商定好收購價,以便于在大蒜成熟的時候將其全部囊入懷中。不過,記者近日了解到,隨著蒜價的攀高,這種情況愈演愈烈,甚至擴展到蘇中地區,并且形式也有所改變。
江蘇寶應地區是著名的稻米產地,這里的農民告訴記者,最近家中來了這樣一批人。“他們直接提出來要承包我們的地,問他們要做什么,說是打算在地里種蒜,并且還分析了種蒜的種種益處。”當然,所種植出來的大蒜都被這些商人直接獲取。
記者了解到,在山東的大蒜產地金鄉周邊,類似的“包地”現象也越來越多,并且行情也一路看漲,從最初的每畝3000元漲到后來的4500元。據一位蒜商透露,截止到目前,在金鄉“包地”的總量還不到種植面積的10%,但由于都是大的蒜商,動輒“包地”上千畝,因此對蒜價的影響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