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慈善亂象的癥結在哪里?在于不透明、不規范。不透明則缺乏公信力,不規范則遲早出問題。而透明了,規范了,以上亂象就能得以有效避免。可惜的是,這早已是公益事業的沉疴陋習。
據統計,以公益為屬性的公募基金會披露年度報告的占30.4%,披露財務報告的占28%,這樣的信息公開狀況離民政部頒發的《基金會信息公布辦法》的要求相去甚遠。法規是底線,這些基金會對底線尚且不遵,更莫說尊重公眾對信息公開的要求了。因此,慈善“口袋”不透明,何來公信力,公眾無法監督,又如何捐得放心?
同時,搞慈善、做公益承載的是公眾的善心,受助者的希望,它講究專業化、流程化,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但是,當前許多公益組織建設不健全,管理不規范,善款使用粗放化,讓公眾如何捐得安心?因此,慈善公益必須有國家層面的規范與標準。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