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7日),市交管局網站發(fā)布了全市停車泊位數字的最新統(tǒng)計:截至7月16日,本市共有路側停車位63948個,比最近一次(去年8月)公布的數字僅增加85個。這一數字僅約為上一年增長數字的1%。不過有政協(xié)委員認為,路側停車位增長放緩不見得是壞事,它可能標志著本市的停車管理觀念發(fā)生著變化,有著積極意義。
路邊車位增長僅為上年1%
昨天記者從交管部門獲悉,截至7月16日,本市共有路側停車位63948個,比最近一次(去年8月)公布的數字增加僅85個。而去年8月比前年9月份增加的路側停車位多達6619個。
增加的85個停車位中有80個是在城區(qū)。但是從統(tǒng)計數字中可以看出,各區(qū)的車位有增有減,其中海淀區(qū)增加146個,原西城區(qū)增加37個;原宣武區(qū)、豐臺區(qū)、石景山區(qū)與去年9月持平。而原東城區(qū)下降16個,原崇文區(qū)下降79個,朝陽區(qū)下降8個。
減少的車位中,有相當一部分集中在13個實施了差別化停車收費的重點地區(qū)。提高收費標準后,這些平日里車滿為患的停車位出現了很大程度的空置。據調查,崇外商業(yè)區(qū)的新世界商場五老胡同路側停車位空置率在50%以上,西單商業(yè)區(qū)的西單華遠街路側停車位空置率為50%左右,朝外商務區(qū)的空置率也在50%左右,東單—王府井商業(yè)區(qū)的空置率在40%左右。
本市開始分批取消13個重點地區(qū)內部分空置率較高的路側停車位,引導社會車輛駛入地下停車場以緩解由地面停車造成的交通擁堵。6月初,王府井銀泰百貨北側的20個路側停車位率先被取消,裝上了黃黑相間的路障,禁止車輛駛入。隨后,新世界商場周邊的30余個路側停車位也被取消。
城區(qū)劃新車位只能見縫插針
另外隨著二環(huán)輔路施工的進展,部分相關車位被取消。而在部分事故高發(fā)路段,一些路側停車位也讓路于行人。如光明路至光明橋輔路,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關于擁堵和事故的報警非常突出。本著保障安全的前提,交管部門不得不取消了這一路段的50多個路側停車位,設為非機動車道。
在部分停車位被取消的同時,交管部門仍在積極施劃新停車位。但是,交警介紹,在城區(qū)內“摳”一個車位非常不容易,前期需要做大量的調研工作,尤其是東西城區(qū),不少胡同內也施劃了停車位。一名交警告訴記者:“有些地方只能劃出兩三個停車位,想找出能劃十幾個車位的地方太難了。”(記者 侯莎莎)
看法
增長放緩有積極意義
市政協(xié)委員王文賢表示,路側停車位增長速度放緩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王文賢甚至認為,路側停車位減少是必然趨勢。近年來,本市一直在努力挖潛,增加路側停車位,但是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和道路資源的日趨緊張,可挖掘的資源已十分有限。另外,路側停車位占用了自行車的路權,致使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不僅增加了擁堵,還帶來了很多安全問題。
王文賢提出,應大力發(fā)展立體化停車,學習南京等城市的先進經驗,充分發(fā)揮立體停車樓的優(yōu)勢。
另外,她認為解決靜態(tài)停車問題的大方向還是應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建成完善的接力換乘體系。如在四環(huán)、五環(huán)外居住的市民,要引導他們換乘地鐵、公交進入城市中心區(qū)。
調查
新世界周邊7成車位空置
昨天下午3點左右,記者在崇文門新世界商場后面的東打磨廠街看到,路側停車位只停著9輛車。
今年4月1日起,這里的停車費由原來的每小時2元漲到現在的一小時10元,第二小時起每小時15元。據停車管理員介紹,停車費漲價后,停車的數量明顯減少了。記者看到,該段的30個路側停車位,只停了9輛車,停車率僅為30%。此時,一輛車準備走了,管理員看了看表,“10元。”但是司機毫不理會,甩出張5元錢來,開著車走了。(彭冬明)
城區(qū)路側停車位統(tǒng)計
朝陽 12106個
海淀 9594個
原西城 6900個
原東城 5803個
豐臺 4620個
原宣武 4611個
石景山 2296個
原崇文 2016個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