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深圳海關,2010年上半年深圳市民營企業(包括集體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下同)出口總額達到23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7.5%,明顯高于全市整體增速5.7個百分點,占同期深圳市出口總額的28.4%。其中4月份以來民營企業月度出口額均超過40億美元水平;6月份當月出口45.1億美元,同比快速增長41.5%,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與危機前同期(2008 年6月)相比增長40.5%。其出口主要特點有:
一是一般貿易出口比重上升。上半年,深圳市民營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198.6億美元,增長38.3%,占同期全市民營企業出口總額(下同)的83.3%,所占比重上升了6.5個百分點;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25.6億美元,大幅增長70.4% ,高于總體增幅水平42.9個百分點。此外,以兩區一庫倉儲方式出口13.5億美元,增長18.2%。
二是對香港、歐美等傳統市場出口增速較快。上半年,深圳市民營企業對轉口地香港出口58.2億美元,大幅增長78.2% ,高于總體增速50.7個百分點;對歐盟和美國分別出口37.2億美元、23億美元,增長38.1%和32.5%,分別高于總體增速10.6個和5個百分點;對以上三地合計出口占同期全市民營企業出口總額的49.6%。對新興市場出口表現不一,對東盟出口34.8億美元,增長27.1% ;對拉丁美洲出口15.1億美元,增長26.5%;此外,對非洲出口13.7億美元,逆勢快速下降10.7% 。
在出口產品方面,海關專家向記者介紹到:最大出口品種機電產品漲幅較大,而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表現不一。上半年,深圳市民營企業機電產品出口134.1億美元,增長40.1% ,增幅高于同期總體水平12.6個百分點,占56.2% ;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有交叉)出口82.3億美元,增長47.9% 。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表現不一,其中紡織服裝(包括紡織紗線和服裝及其附件)出口33.9億美元,增長25% ;家具及其零件出口14.4億美元,增長75.5%;鞋類出口10.3億美元,增長10.7% ;玩具出口2.2億美元,大幅增長1.3倍。此外,箱包及類似容器、塑膠制品分別出口5.8億美元、4億美元,分別下降20.5%、 34.2%。
上半年深圳市民營企業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自貿區域建設促進企業拓寬出口市場。中國-東盟自貿區于今年1月全面啟動,對東盟貿易出口迅猛增長,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市民營企業對東盟出口34.8億美元,增長27.1% 。中國與秘魯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自3月1日開始實施,對原產自中國的全部產品分為五類實施關稅減讓。其中,深圳可受惠的主要產品有玩具、服裝、電器等,有助于推動企業開拓秘魯市場。
二是國家新政策拓寬民營企業成長空間。國務院5月13日公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新政策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準入領域,同時還明確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聯會重組等方式進一步壯大實力和推動民營品牌“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等,進一步拓寬民營企業的成長空間。
而為了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3月24日國務院研究部署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并于7月15日起取消鋼材、化工等6大類406種稅號商品的出口退稅,國家這些政策措施進一步優化了民營企業成長環境,為促進民營企業加快從兩高一資產品生產領域向更高層次轉型升級創造了條件,顯示國家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的決心,將對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海關貿易專家為此建議:一是密切跟蹤相關政策的落實力度,引導民營企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鼓勵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二是大力完善市場經濟制度,建立健全信用和法制體系,努力營造公正、平等的經商環境。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陳虹 實習記者:秦穎 通訊員:林培忠、李論)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