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在軍供站堆放的軍糧
廣東正在制定軍供大米質量等級新標準。昨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記者從廣東省糧食局獲悉,一直以來,廣東軍供大米質量等級都比國家規定的要“高一級”,隨著國家軍供大米標準調整,目前,省糧食局、省財政廳與部隊有關部門正在磋商研究廣東軍供大米質量等級標準。
軍糧要過“四道關”
據悉,廣東駐軍眾多,軍糧供應任務繁重,每年的軍供糧食從糧產區到軍供站一共要經過四道質量關:首先是購糧關,規定購糧必須從資質、信譽好的糧食企業采購,不從一般資質糧販和集貿市場上采購軍糧;其次是質量檢驗關,每次購的軍糧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化驗合格后,還要先煲成飯,自己試吃,進行色、香、味品評,選擇口感好、適合做大鍋飯的米面;再次是儲存關,每次購回的軍糧入庫或進入軍供站前還要復檢,看是否貨樣對板,有無摻雜摻假,凡質量不達標、貨不對板的不接收入倉,軍糧入庫有專倉儲存,專人保管,不與貿易糧混放;最后是供應關,軍糧出倉供應部隊前還要重新檢驗,凡是品質變化達不到標準的絕不供應部隊。
廣東每年多掏腰包為軍糧“保優”
今年國家調整提高軍供大米等級標準,全軍和武警部隊軍供大米質量等級達到新國標大米一級標準,這也是繼2007年提高軍供食用油標準和2008年提高軍供黃豆標準后,第三次調整提高軍糧供應質量標準。“在國家新標準出來前,廣東的軍供大米質量整體上就已經不低于新標準。”省糧食局政策法規處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省糧食局與省財政等有關部門也在根據國家的新標準磋商地方新標準。
為確保駐粵部隊在任何情況下的軍糧供應,省財政每年還安排了專項資金,用于籌措軍供糧源。省財政每年都安排專項經費“補差價”,確保軍糧供應的質量。
每個軍供站均設軍糧應急周轉庫存
據介紹,為了保障軍糧供應,軍糧供應站點遍布廣東全省,同時還根據突發事件設置“流動站點”。除了靈活運用地方儲備機制外,廣東各級糧食部門都建立起快速軍糧應急保障機制,做到哪里有部隊,保障就跟隨到哪里。包括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地方性的《廣東省糧食應急預案》,將軍糧應急保障納入地方糧食應急預案統籌考慮;在一些重點區域,建設軍糧應急加工廠,在應急時可以迅速將原糧轉化為成品糧;每個軍糧供應站點都存儲一定量的軍糧應急周轉庫存等,形成完善的應急供應體系。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