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貴陽市通過義務植樹等方式開始建設環城林帶。到1990年,長70公里、寬1至7公里,總面積13.6萬畝的第一環城林帶初步建成。其中,黔靈山公園、森林公園等景區點綴其中?!辟F陽市林業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21世紀,貴陽市便明確提出了“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綠色生態城市構想。
與此同時,貴陽市市大力實施天保公益林、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嚴格實行征占林地和林木采伐的審批制度。據悉,貴陽市現成為世界上喀斯特地區植被最好的中心城市之一。據了解,鑒于植樹造林、城市綠化方面的突出成就,貴陽先后榮膺“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中日環境合作示范城市”、“貴州省園林城市”、首個“國家級森林城市”和“中國避暑之都”稱號。
“森林能夠產生不可估量的生態效益,包括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防風固沙、凈化大氣、保持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辟F陽市林業綠化局相關技術人員說,“僅二環林帶上新建的30萬畝森林,每年就可以涵養水分4500萬噸,相當于一個中型水庫的庫容;每年可以吸附各種灰塵10余萬噸,可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1000多噸。同時,環城林帶還產生大量被譽為“空氣維生素”的負氧離子。貴陽城區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就有1500多個負氧離子,是全國大城市的3倍多,大大提高了市民的睡眠質量。”
“為了使生態建設發揮整體效益,我市充分利用‘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獨特地理環境,加大城區及環城林帶山體公園的開發力度,預計年內將新添兩個山體公園?!辟F陽市林業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劃,到2020年,該市將分期分批把城市中心區的118個山頭全部建成開放式公園綠地。屆時,多數貴陽市民出行幾百米,就有一處山體公園。
來源: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記者 黃菲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