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環保志愿者協會專職志愿者唐在林主任用鐵鍬挖開浮石,尋找油污。“油污清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已經專門雇傭了一批工作人員,負責清理海灘上帶石油污漬的石頭,”劉先生說。
曾經是大連人民廣播電臺經濟頻道特約記者的徐巍巍,現在是大連市環保志愿者一名會員。他拉著袋子走了大半個海灘,仔細搜尋需要清理的死角。他皺著眉頭說“小島深處,海岸的礁石是分層的,花紋很漂亮,但是也有污染在上面。”他在礁石上噴灑消油劑,希望快些降解那些污漬。
已經退休的大連市民侯波不停地在海邊拍照,他稱自己為“業余志愿者”,不斷跟周圍的人說:“別擔心,沒有事兒,一切都會好的。”
兩個小時后,志愿者們把收集來的垃圾裝入袋子,小心地封存等待日后集中處理。
返航時,一大群海鷗一路尾隨,不時鳴叫幾聲。志愿者們喜不自禁地拿出面包喂它們,海鷗一個俯沖就把面包叼在嘴里,引起陣陣喝彩。一個女志愿者不由得嘆息:“海成了這個樣,這些海鷗也挺可憐的。”大家突然都不說話了,只是努力地喂著海鷗。
“7.16事故”以來,大連志愿者協會已經多次組織成員與專業清污隊伍和漁民一起參與海上石油污染的清理工作。在大連各海濱浴場,如金石灘、棒棰島、石槽村,黑石礁等受影響區域,經常有他們活動的身影。他們還倡議市民捐贈頭發、玉米皮等物品,用于清理海上油污。
據了解,大連志愿者協會的大部分成員為在校學生,也有教師、記者、店員和建筑公司員工。
來源:中國日報大連記者站(實習記者 董明蕾 攝影 張小敏) 編輯:馬原